洛阳鸡冠洞景区
发表日期:2024年8月19日 共浏览103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天狗守月
而位于“金龟渡仙翁”正前方22米的洞壁上还有一块三角形的壁流石,从顶端向下依次排列着高0.4~0.5米不等的石笋,仿佛是五尊佛像打坐于山体之上,取名“五佛画山”。“金龟渡仙翁”右前方17米,有一根石笋似一只机警的狼狗,竖着耳朵,正好它左上方的洞顶上还有一个直径0.8米的自然通风口,向上至山顶38米,像明月悬于洞顶,景观合称“天狗守月”。这是洞中唯一的自然通风口。
溢彩殿
第二景区溢彩殿是目前发现洞内形成最早的一个洞穴,距今约6亿年,地势开阔,状似峡谷,洞顶悬挂的钟乳石,地面上的石笋星罗棋布、流光溢彩,故而得名。站在第二景区游览步道的中心位置俯瞰“溢彩殿”谷底,有一根直径0.45米,高0.7米的石笋,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寿星,其左边的岩石像一条长2.83米的“鳄鱼”,张嘴翘尾,好像正在聆听“寿星”的谆谆教导,并有所领悟似的,此景取名“鳄鱼拜寿”。距这里左前方5米处的山坡上,有一组石笋犹如一只老虎正奋力向前拉着一座山峰,为溢彩殿增辉添宝,取名“白虎拉玉峰”。而在“鳄鱼拜寿”右上的洞壁上则有两块钟乳石特别引人注意,其中一块像鱼尾卡在洞口,被称做“鲤鱼跳龙门”,栩栩如生,另一块似河马探出头来观赏世间美景,张嘴瞪眼,表情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叫它“河马窥视图”。浏览美景至步道拐角处,路左边还有海豚跃出水面,头顶红球为迎宾客展尽风采,取名“海豚戏珠”,惟妙惟肖。由第二景区到第三景区,落差近30米,要经过一条长75米的台阶路。顺路而下可看到路左侧有两根石笋,其中一根直径1米,高2.73米拔地而起的石笋,被戏称为“长征一号火箭”正待点火升空;另一根直径0.88米高2.1米的石笋好似一位老人头顶风雪帽,身披斗篷,冒着大雪奋力向前,此情此景使人联想到“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诗境。也就在这个景观正上方的洞壁上,还有一块漫延状乳石,像戏剧中的脸谱,眉目清晰,如经过化妆大师精心勾勒一般。
叠帏宫
第三景区叠帏宫,它得名于洞顶成排成行的石帏幔,是洞内最为精彩的大厅之一。洞顶悬挂大面积的钟乳石,华丽飘逸,如同舞台的帏幕,地面上的石笋更是错落有致、姿态各异,仿佛豪华的舞台上正上演着一出好戏,令人称赞,令人捧腹。 进入第三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观“叠罗汉”,这是一根高4米,笔直挺拔的石笋,因顶端排列着三个圆顶小石笋像三个胖罗汉叠坐而得名。绕到其后欣赏会发现石笋又依坡倾斜,像是要与比萨斜塔媲美,步移景换,变化万千,不同位置的观赏,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景观也是景区对外宣传的标志性景观。沿游览步道至观景台上,呈现于眼前的是一根与众不同的石笋,下粗上细,下段直径1.3米,高2米,上段直径0.54米,高1.1米,因上段形似一位长发披肩的妇人眺望远方,似在期盼亲人归来,取名“望夫石”。也就在“望夫石”左前13米处洞壁上,有“罗汉醉酒”,这是一块高约4米的白色壁流石,仿佛一个醉卧的胖肚大罗汉,坦胸露怀,衣衫不整,惊急之中还藏起了脑袋,造型之滑稽使人忍俊不禁。而“望夫石”右侧则是一根直径为0.7米,高1.87米的尖顶石笋“将军石”,活脱一位古战场上的将军,身披战袍,腰佩长剑,气度非凡,好生威武。由第三景区到第四景区,先前要经过一个直径不足1米,深5米的泥洞,需要用绳索上下,行动极其不便,后经人工加固修造,形成了一个入地一圈半的螺旋形通道──碧玉螺。
|
|
|
上一篇:洛阳鼎室山风景区
|
下一篇:洛阳老君山景区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