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文化 >>中医养生

中医教你如何洗出健康头发
  发表日期:2024年6月19日  共浏览67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洗头发可不仅仅是将洗发液和护发素抹到头发上揉揉就好。想要获得健康的头发,在洗发时可要注意很多事情。今天一起来看看,中医在洗头发上,有哪些建议吧。

古时人们认为,头发应该多梳理,不宜多洗,如果当着风洗头,还会受风,患上头痛;到了老年,头发逐渐稀落,便可以少洗几次。或许这种观点不符合现代的卫生观念,但却有一定的道理。古时洗浴条件不够完善,而且头发较长,洗头不当则会引起头痛、着凉等问题,所以养生家不建议多洗头。而现代不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洗头发已经变得非常方便,大大减少了因洗头而引起的着凉或头痛机会,所以应保持头发的清洁。

其实,洗头不仅是保持头部的清洁,而且具有一定的养生功用。在洗发过程中,手指轻轻在头皮上划过,对头皮有很好的按摩作用,间接促进了血液循环,消除了疲劳。

中医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头发的健康、光泽是肾气是否充盈的标准。一般说来,一头滋润的黑发,往往是身体健康的标志。

正确的洗头方法

1、洗头前,先用梳子将头发梳开,一边用梳子按摩头皮,然后用清水先将头发冲洗一遍,这样可使头发上的灰尘、脏污及头皮屑略微减少,如此在洗头时,便可减少洗发精的用量,以降低对头皮的刺激。

2、先将洗发精倒1圆硬币大小在手上,加水轻轻搓揉至起泡,再涂抹于头部清洗,然后冲洗干净。如此重复两次,便可彻底清洁头皮与发丝,切记千万不要直接将洗发精倒在头上搓洗,如此容易造成头皮局部的洗发精浓度过高,长久下来,可能会形成异常脱发的后遗症。

3、洗头发时应以画圆圈的方式洗头,一边用指腹按摩头皮,可促进血液循环,切记千万不要用指甲搔抓头皮,这样的动作容易使头皮受伤。而油性头皮者应着重清洗发根,干性头皮者则不宜清洗太久,以免让洗发精与头皮接触的时间过长。

4、用大量的清水将洗发精冲洗干净。如果冲洗不干净,洗发精残留将会造成头皮过敏现象,不过,别误以为热水的溶解力高而用高温的水来冲洗头发,热水可是伤害头皮的杀手,高温会使头皮水分流失而变得干燥,所以,如果你担心冲洗不干净,可用温水或冷水多冲洗几次即可。

5、用指甲洗头是非常不健康的。头皮会因指甲抓过造成许多隐形小伤口,让灰尘或细菌进入小伤口中,造成毛囊发炎。如果你刚好又是油性头皮,就容易造成毛囊阻塞导致掉发。

对于用指甲还是指腹来洗头,取决于当时头发头皮自我感受。更推荐的是用指腹来搓揉头皮和头发。但若头皮实在瘙痒难耐,也不反对用指尖力度适中抓挠头皮。

洗发时配合按摩生发操

头部血管丰富,有许多重要的经脉和穴位,洗发时按摩头皮可起到保健作用。

第一节 干洗头: 两手手指擦揉头发,如洗头状,直至整个头部,约2~3分钟。

第二节 按揉头皮:两手指从额前发际开始沿头部正中按揉头皮至枕后发际,然后按上法按揉头顶两侧头皮,至整个头部,按揉2—3分钟。按揉时头皮应有重胀感。

第三节 抹头: 两手食、中、无名指靠拢,由印堂经上星、百会,抹至大椎10次,由太阳穴经耳后抹至肩井各10次。

第四节 提拉头发: 两手抓满头发,不使滑脱,轻轻用力向上提拉,直至全部头发都提拉遍。

第五节 拍打头皮: 双手四指并拢,拍打整个头皮l~2分钟。注意按揉头皮时力量要均匀柔和,提拉头发时切忌过度用力,以免头发大量脱落。

中医建议洗头发频率

1、最好每星期洗三至四次头。天天洗头非但不能保护头发,还有可能对头发造成伤害。因为洗头过勤会把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彻底洗掉,使头皮和头发失去了天然的保护膜,反而对头发的健康不利。

2、在户外工作时间长的人和脑力工作者,可以适当增加洗头次数,除此之外还要经常梳理,促进血液循环。

一般来说,临睡前最好不要洗头,如果要洗,就用干毛巾擦干,然后再用风筒把头发吹干后才睡,这样,就不会感冒了。头发未干的情况下睡着,容易感冒。


Google
 
上一篇:中医养生:老年人饭后养生怎么做?
下一篇:落枕怎么办?保健操快速缓解落枕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98]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91]
 · 北京大观园 [3652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6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675.78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