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文化 >>中医养生

中医提醒三伏天是养生的好时机 千万不要错过!
  发表日期:2024年5月7日  共浏览36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7月中旬就会迎来今年当中温度较高且潮湿闷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虽然闷热的天气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煎熬,但中医认为,此时期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对于注重养生的人群来说却是一种福音,若能在此阶段加以注意,做好养生要点,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在三伏天要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

一、健脾化湿

三伏天不仅气温炎热,而且较为潮湿,若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导致湿邪内侵,伤及机体阳气。湿气较重时便会出现头晕头重、身体疲乏无力等表现,湿邪阻碍脾胃时还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甚至出现腹痛腹泻。因此在三伏天应注意健脾化湿,可使用一些能够起到淡渗利湿的中药材来代茶饮,如茯苓、佩兰等,喝薏仁粥也能起到很好的祛湿作用。

二、清热祛暑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温度会逐步上升,到中伏时可达到最高值,天气最为炎热,中暑的人群也会日益增多,甚至还会出现热痉挛、热衰竭等。清热解暑也是三伏天中医养生的要点,此时期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水果蔬菜,并避免长期户外运动,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油腻等热性发性的食物,日常可选用淡竹叶、连翘等药物来代茶饮。

三、合理进行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进行冬病夏治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一些常见的,在冬季易发生或程度加剧的疾病,可在三伏天时提前进行相应的干预,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到冬季时疾病的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三伏天时外界阳气较为旺盛,再配合贴敷温热性药物,能起到很好的驱寒的作用,尤适用于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慢阻肺、哮喘等。

四、注意保护阴津

三伏天时外界温度较高,人体心火较为旺盛,出汗较多,随着汗液的流出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好伤人体阴津。因此,在三伏天时还要注意补养津液,除适当补水,多吃水果蔬菜外,还可服用一些能够养阴生津的中药材,如北沙参、生地黄、五味子等。

中医认为,合理的养生应顺应四时的变化及大自然的规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故除进行三伏贴或药物养生之外,在此时期还应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来增强体制,并要培养良好的心态来帮助度过炎热的时光


Google
 
上一篇:舌苔发白、头发爱出油、手心爱出汗?提示你湿气重,中医教你3招祛湿气!
下一篇:骨质疏松中医治疗有妙招?这4种中医疗法,很神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0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05]
 · 北京大观园 [3653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6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388.672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