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特色 >>针灸拔罐

让我们认识一下艾灸法
  发表日期:2024年4月26日  共浏览59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灸法是用艾炷或艾条,直接放于穴位或间接以药物相隔而灸,达到治疗的目的。灸法多属针灸的补法。

1。艾炷灸。把适量的艾绒放在桌面上,用拇、食、中三指一边捏一边旋转,将艾绒捏紧即成规格大小不同的艾炷。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之。艾炷分大、中、小3种。大艾炷高约1厘米,中艾炷为大艾炷的1/2,小艾炷如麦粒大。施灸前在灸处皮肤上涂点酒精或蒜汁,放稳艾炷点燃灸之。艾炷灸常用于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

2。艾条灸。取艾绒放在细棉纸(或易燃的薄纸)上,像卷香烟一样卷制而成。一般规格长20厘米,直径17厘米,每支约重10克,可燃烧1小时左右。若为药物艾条,则取艾绒放在3层厚棉纸上,加入药末6克,如上法卷制,胶水封合即成。艾条灸常用于温和灸和雀啄灸。

无痕灸什么是瘢痕灸和

1。瘢痕灸:施灸体位,背腰部腧穴,采用坐位、俯伏位或卧位,胸腹部腧穴则采用仰卧位。操作时,两侧对称施灸,每壮艾炷,必待全部燃尽,除去灰烬,易炷再灸,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术中产生剧痛,可用手在施灸周围拍打,借以缓解灼痛。灸后l周左右化脓,从灸到灸疮结疤,一般为6周左右。瘢痕灸对哮喘、瘰疬等有效。

2。无瘢痕灸:用中等艾炷,施灸时艾炷燃剩2/5-1/4而患者感到灼痛时,立即更换艾炷再灸;如用麦粒灸时,当患者感觉灼痛,医者立即用手指甲将艾炷压熄,继续易炷施灸。以上两者属直接灸。

艾卷灸法概述

艾卷灸法又称“艾条灸”,是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一端燃烧,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艾卷灸法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的《寿域神方卷三,灸阴症》:“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后来发展为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施灸,名为“雷火神针”或“太乙神针”。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为现代的单纯艾卷灸和药物艾卷灸。由于操作简便,疗效良好,又易为患者所接受,故为近代临床常用的一种灸洽方法。


Google
 
上一篇: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下一篇:看看我们对拔罐的认识有多少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5]
 · 北京大观园 [3640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51.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