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美食 >>河北美食 >>河北美食

黄瓜宴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日  共浏览413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黄瓜宴,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燕春饭店的厨师,根据一则历史传说而创制的,现已是名闻遐迩的当地特色菜。整个宴席全以黄瓜为主料,分为八道冷拼,12个热炒。冷拼首菜名为“青龙卧雪”,两条青龙盘卧于白雪(糖)之中,昂首翘尾,生动可爱。其余七道冷拼,风味各异,分为香甜、麻辣、清香、咸香、酸甜、葱油、酥脆,色彩和谐,搭配匀称。12个热炒是珍珠海参、龙须瓜条、瓜丝鱼、烩黄瓜鸡托、金钩翡翠、炸瓜枣、二龙戏珠、凤尾瓜条、金钱瓜盅、雪山银瓜、瓤汁锦瓜、金盅瓜衣,款款色彩鲜艳、味美可口,从以上列的这些名目就可以知道,制作者的构思是多么巧妙,技艺是多么的高超。
  那么,这则给厨师们以启示的历史传说是什么呢?原来,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建立了后赵王朝,立都于襄国,即今天河北的邢台。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把少数民族人都一概称为“胡”人,把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食品、物件,也都冠以“胡”字,比如黄瓜,是由西域地区传入的,那时就称为胡瓜。“胡”字在当时带有一种卑视的意思,所以少数民族的许多人,特别是统治者对此都很大火,石勒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在政权建立后,就下令把羯族人称为国人。但老百姓并不买帐,依然称他们为胡人,石勒就颁布了一道法令,禁说“胡”字。为了检测这道法令的执行情况,同时也为了试探汉人对他是否忠心,有一次,石勒在举行宴会时,就指着席中一盘瓜条菜问一个汉族官员樊坦:“卿知此物何名乎?”樊坦是个清正的官员,平时一直布衣素食,对胡瓜菜是很熟悉的,但又不敢说出“胡”字,幸亏他平时熟读经书,文字功底很好,就根据胡瓜的色泽,恭恭敬敬地以诗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了很满意。据说,从此之后,胡瓜的称呼就被黄瓜取而代之了。
  黄瓜清脆香甜,富有营养,自传入中原后,就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一种十分普及的食品。石家庄燕春饭店所创制的五彩缤纷、五味俱全的黄瓜宴,切合了市场的需求,满足了人们的食性,为中华烹饪园又添了一朵奇葩。

Google
 
上一篇:牛肉罩饼
下一篇:藁城宫面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4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36]
 · 北京大观园 [3656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9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82.8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