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特色 >>针灸拔罐

针灸能祛斑?针灸祛斑的小偏方
  发表日期:2024年4月20日  共浏览59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西医和中医对于祛斑的方法是有所差别的。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医针灸祛斑方法,这种方法相信很多人并不熟悉。不如就来一起往下看看关于针灸祛斑的方法是怎样的吧。

针灸祛斑的小偏方

肝瘀气滞:必须取任脉经穴。取行间、气海、太冲、三阴交,两组穴疏通气血荣面祛斑。胸胁胀满加章门,腰膝酸软加肾俞。

肾虚火旺(肝肾阴虚):取肝俞、肾俞、足三里、关元、命门。(益精血,补肝肾)以上各穴补养肝肾调理气血,养阴退斑。

脾虚湿阻: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随症取穴腹胀。下脘、气海;便溏:天枢。除此以外还在皮损部位针刺或围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气血。还可随证加服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等。1疗程10次数每次20-30分钟开始隔天一次。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针灸养生是有所禁忌的。

中医针灸的常规禁忌

处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孕妇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婴幼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皮肤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Google
 
上一篇:针灸时如果发生晕针怎么办?
下一篇:狐臭的四大危害 中医艾灸能治疗狐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5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64]
 · 北京大观园 [3647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2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34.37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