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内科

中医治疗糖尿病不同体质治疗各异
  发表日期:2024年4月1日  共浏览8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继癌症、冠心病之后的第三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在我国,每10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跃居世界第一。“糖尿病可预防可控制,只要保持合理膳食、乐观心态和适当运动,糖尿病患者可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临床观察发现,过去糖尿病患者年龄主要在50岁以上这个年龄层,而现在40岁上下年龄段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糖尿病患病率仅为0.67%,2002年增到2.6%,到现在已猛增至9.7%。生活水平好了,发病率反而居高不下。过去很多疾病是由营养不良引起的,而现在则多由营养过剩导致的。”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坏,出现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例如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7倍,缺血性心脏病与脑中风高3倍,下肢坏疽高5倍,肾功能衰竭高17倍,双目失明高25倍。

糖尿病发病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受后天生活不节律影响。糖尿病初期表现为口舌干渴、腰酸腿软、视力模糊,皮肤瘙痒、多汗、肥胖和或消瘦,少部分人还伴有牙龈病变,若出现以上症状的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中医治疗糖尿病优势显著

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中医称其为“消渴证”,对它的认识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糖尿病患者的小便是甜的,病名由此而来。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糖尿病初期、血糖波动较大、减少继发性降糖失效的情况下,中医进行干预治疗有明显疗效。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伴有并发症,多种疾病交杂使得病情更为复杂。“这时候中医运用整体观,对各种疾病进行辨证,因人制宜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小,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针对糖尿病初期患者,中医中最为常用经方的是“白虎加人参汤”,在疾病后期,可用“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中医开方多是汤药,一人一方,因病论治,不同病症药物用量酌情增减。” 也可用中药代茶饮,辅助治疗,以及对于糖耐量异常的病人进行治疗,常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选用不同的干预治疗。

均衡营养是防控关键

“糖尿病”三个字,重在“糖”字,就是涉及到饮食方面。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如《黄帝内经》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传统中医认为,消渴多因嗜酒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消谷耗津,纵欲伤阴而改阴虚燥热发为本病。

在生活中,常有患者认为糖尿病者就不应该吃糖分高的食物,少吃或不吃主食,这是误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乐观心态是防控疾病的三大法宝,其中科学的饮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任何一类食物过多或过少食用都不恰当。”在每天吃的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最好分别占1/5,2/5-3/5为碳水化合物。有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在一个6寸的餐盘里,蔬菜占1/2,主食占1/4,肉类占1/8,蛋白质占1/8,是均衡营养的最佳搭配比。

定期认真的血糖监测

无论是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还是使用降糖药物甚至胰岛素治疗,定期而规律的血糖监测以了解治疗效果都是必需的。一般病人或病情稳定的患者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就可以了。

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血糖谱:含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和临睡前血糖,医生有时还会根据病情建议测量夜间0点、2点或4点时的血糖以了解整体血糖情况,指导调整用药。


Google
 
上一篇:脂肪肝易潜伏 护肝有良方
下一篇:嗓子疼怎么办?多喝鸡汤缓解嗓子疼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20]
 · 北京大观园 [3625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99.902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