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特色 >>中医生活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代表疗法之一
  发表日期:2024年3月28日  共浏览92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三伏贴,又名天灸,源自于清朝,最早记录于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至近代,三伏贴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穴位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现代,市面常见的三伏贴多呈膏药状,依古法须在夏天农历的每伏头一天贴伏在后背一些特定穴位上,是冬病疗法的代表之一,据记载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且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

三伏贴体现了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的理念,按照季节时令的特点,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原理,结合天灸、经络与中药,采用天然中草药,制备成膏剂,敷帖在人体相应穴位处,提高人体阳气和免疫力,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

同时,它所采用的穴位敷贴也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因此"冬病夏治三伏贴"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此外,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且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经过了近百年的理论发展与临床例证后,三伏贴疗法已积淀的越来越成熟。目前,它神奇的疗效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认可,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人hold住幸福和健康!


Google
 
上一篇:热在中伏 防暑降温避开“四误区三雷区”
下一篇:三伏贴有讲究 五类人慎用贴敷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5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63]
 · 北京大观园 [3647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1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98.82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