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特色 >>望闻问切

看看面色就能知道身体好不好
  发表日期:2024年3月27日  共浏览22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人们见面,常常用面色的好坏来形容一个人是否健康,比如人们会说:最近气色挺好,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身体健康,当然这也是有依序的,因为人人气血盛衰,常常从面色显示出来,面色可以说是健康的温度计,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黄帝内经》形容健康的面色叫作‘白绢裹朱砂’,即看上去如白色的丝绢裹着朱砂,白里透红;而不健康的人则常常表现出多种异常的脸色,如苍白、潮红、青紫、发黄、黑色等。”

  面色苍白:中医学认为大多为虚证、寒证或失血。呼吸系统状况不佳脸色会发白;久病体虚、大出血、慢性肾炎等也会使面色发白;有贫血倾向的人,会因为血色素不足而使面色呈现白兼萎黄色。

  面色潮红:多为热证。血得热则行,脉络充盈,血流加速则皮肤呈现红色。高血压患者就常常红光满面;结核病患者由于低热,会颧部绯红。

  面色青紫:多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肝病导致血液中废物过多等,都会使面色变为青紫。

  面色发黄:中医学认为,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有湿。

  面色发黑:多属肾病或血瘀证,常为重病。此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发黑。

  就面色光泽和湿润度而言,健康的皮肤皮脂(油分)和汗(水分)的分泌畅通,皮肤会保持柔软。气候原因可引起皮肤干燥,如多风、寒冷等。某些疾病也会使皮肤干燥,例如糖尿病,葡萄糖水平的波动会使皮肤变得干燥、手感粗糙。

  中医建议,面色发白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病症表现,食补是最好的办法。可多补充鱼肉、鸡肉、黑豆、菠菜等食物,必要的话,食用一些红枣、枸杞、龙眼等补益气血之品。面色潮红的人应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面部冷热刺激。寒证患者,可以多吃些牛羊肉、胡椒、生姜来发热,促进新陈代谢。对于偏食、营养不均衡引起的面色偏黄,就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面色发黑的肾病患者应多食用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如核桃、木耳、黑豆、黑芝麻等。


Google
 
上一篇:中医教你如何观皮辨病
下一篇:判断小便健康有三个指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9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35]
 · 北京大观园 [3626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5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92.1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