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小儿肾病的因素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肾病
  发表日期:2024年3月25日  共浏览69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肾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白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水肿为特征。下面我们看看中医如何治疗小儿肾病?

小儿肾病的因素

(1)原发性肾病:与机能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单纯性肾病--常见类型,2~7 岁多见。除肾病症状外,不伴有镜检血尿或高血压,肾活检90%以上属微小病变型。

肾炎性肾病--7 岁以上儿童多见。除肾病症状外,伴有镜检血尿,或高血压,肾活检除微少病变外,有增殖性变型,膜性增殖型、硬化型。

(2)继发性肾病:继发于疟疾、蚊咬伤、红斑性狼疮、过敏性紫癜、金属或药物中毒等。

(3)先天性肾病:较少见,起于婴儿期。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肾病

脾肺气虚证

[证候] 全身浮肿,面目为著,小便减少,面白身重,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自汗出,易感冒,或有上气喘息,咳嗽,舌淡胖,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肺。

[方药] 胃苓汤合玉屏风散。主要药物: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苍术、厚朴、陈皮、黄芪、防风。伴腹胀尿少者加大腹皮、薏苡仁以增强利水消肿的功效;胸闷纳呆者加砂仁、枳壳、木香以健脾行气和胃。

脾肾阳虚证

[证候] 全身浮肿,按之深陷难起,以腰腹下肢为甚,畏寒肢冷,面白无华,神倦肢软,少尿或无尿,舌淡而润,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 健脾温肾,化气利水。

[方药] 真武汤。主要药物: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生姜。如水肿明显者加五苓散、五皮饮以增强利水的作用;偏于阳虚者加补骨脂、鹿角片补肾壮阳,偏于脾阳虚者加党参、干姜温运脾阳;大便溏薄加炒扁豆、苍术健脾燥湿。


Google
 
上一篇:中医按摩治疗婴幼儿鼻炎 鼻炎预防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小儿咳嗽有痰怎么办?推荐8款美味食疗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5]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34.96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