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是中医上很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引发的,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足进一步发展来的。当糖尿病引发坏疽的时候,说明疾病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患有坏疽的患者会感到十分的痛苦,因为患者平时会有强烈的疼痛感,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一些坏疽严重的患者需要截肢,甚至会失去生命。
那么坏疽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呢?
1、溃烂
坏疽的主要表现是在皮肤上的病变,患者会有足部皮肤的溃烂,因此患者会有剧烈的疼痛感。很多患者在疾病的初期还不会有溃烂的表现,仅仅会有疼痛,这时候的疼痛感也是比较轻微的。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坏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患者的神经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
2、跛行
在糖尿病长时间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会进一步引发坏疽,导致下肢动脉闭塞,影响到下肢的正常供血,导致下肢缺血、肌肉没有力气、下肢甚至会出现麻木、乏力、劳累的表现。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小腿部位的疼痛,逐渐出现跛行。
3、下肢疼痛
很多患有坏疽的患者都会有下肢疼痛的表现,尤其是在行走等活动时,下肢疼痛的表现会加重。随着坏疽的不断发展,有一些患者即使不在活动的时候,也会出现下肢疼痛的症状。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脚趾或者脚的远端。尤其是在夜晚疼痛加重,当下肢下垂的时候疼痛就会有所缓解。
4、皮肤病变
坏疽的患者在皮肤上的病变除了溃烂以外,有些患者还会在病变的局部出现小水泡。病变部位的皮肤颜色也会发生改变,皮肤的颜色会变成黑色或者是暗红色。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患侧肢体甚至会发生干枯。有些患者由于皮肤溃烂还会进一步引发感染,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以上就是坏疽的常见临床表现,一些临床表现通常是比较明显的,可能在疾病初期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偶尔有一些轻微的疼痛感还是可以发觉到的。因此,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双下肢出现不适,就要警惕坏疽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