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也就是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常见于孕妇和儿童以及老年人,其主要症状是全身乏力、脸色苍白、嘴唇无颜色和精神不振等,严重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中医认为,肾脏、脾和骨髓在血细胞生成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若想要改善贫血问题,就应该调整这几个部位。中医把贫血分为4个类型,不同的类型调养方法不一样。
如何通过贫血类型来调养?
1、脾胃虚弱型
脾胃虚弱型贫血主要症状是体质虚弱、脸色发黄、总是出现大便稀溏、腹部胀痛、舌头颜色淡和舌苔薄白。一般发生在儿童以及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身上,调养的基本原则是益气养血和健脾和胃,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选择中成药如胃丸、香砂或八珍颗粒。
2、肾阴虚型
肾阴虚型贫血的主要表现是腰酸背痛,脸色发白,胸闷气短和心慌,口干舌燥和咽喉干痛,嘴唇颜色淡红,还有鼻子出血以及月经量增多、头晕目眩和耳鸣、五心烦热以及皮肤上有紫癜和盗汗等。一般常见于骨髓衰竭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原则是填精益髓以及滋阴补肾,可选择左归丸加减。
3、气血亏虚型
气血亏虚型贫血的主要症状是脸色苍白,手脚麻木无力,心悸失眠和头晕目眩,女性月经期延后和月经量少。一般发生在月经量较多、因为疾病而长期卧床以及恶性肿瘤中后期,调理的原则是养血和肝以及益气健脾,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八珍颗粒或当归补血丸等中成药。
4、肾阳虚型
肾阳虚型的主要症状是脸色无光泽,腰膝酸软和月经颜色较淡,全身乏力,胸闷气短和心悸,嘴唇和指甲颜色淡,小便清长和无食欲、男性性功能减弱等。常见于骨髓衰竭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调理的原则是填精益髓和温肾壮阳,可选择右归丸加减。
温馨提示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贫血,都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这样才能快速缓解贫血问题。日常生活中应多吃动物内脏、瘦肉和动物血液等能补铁的食物,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能促进铁吸收,帮助缓解缺铁性贫血问题。若贫血较严重,还需进一步选择正规医院做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