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外科

皮肤病需辨证论治?从9个方面来辨别!
  发表日期:2024年3月10日  共浏览73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认为,皮肤病并不是单一的皮肤问题,而是跟阴阳失调、体外环境变化、脏腑经络失衡和气血失和等有关,所以治疗不只是局限于皮肤,还要注重于内在脏腑气血调理。中医治疗皮肤病需辨证论治,不可盲目。

如何辨证论治皮肤病?

1、辨瘙痒

任何时间段都会出现瘙痒,遍布于全身,即使挠破后也无济于事,这种情况下调理的原则是祛风。剧烈瘙痒,尤其是午后和晚上瘙痒症状加剧,常见于气血亏耗、阴阳失调而无法滋养皮肤造成的,治疗的原则是补虚。

2、辨疼痛

遇热时疼痛感加剧,同时伴有红肿和灼热,治疗的原则是清热解毒和止痛。若疼痛的位置固定,压迫时疼痛感加剧,治疗的重点是化滞通络。吃完饭后疼痛感减轻,喜欢温暖和按压,皮疹颜色淡,治疗的重点是养荣通络。

3、辨斑

红斑按压时褪色,常见于血热,治疗的重点是凉血消斑。紫斑按压时不褪色,常因为淤血阻络造成的,治疗的原则是化瘀通络。白斑常见于气血失和,一般是肺气虚、气滞、气虚所造成的,应选择具有益气和血、补肺行气功效的中药。黑斑常见于气血失和、肾虚或血瘀,治疗的重点是养血活血或补肾养精。

4、辨麻木

血虚时无法养筋,气虚时无法运行血液,从而造成麻木。治疗的重点是益气活血或是养血活血。

5、辨风团

风团颜色呈现淡红色,常见于阳虚、血虚和风寒,应着重补气血和阳气。

6、辨丘疹

丘疹发生常见于脾胃失和,包括毛周角化症、荨麻疹和湿疹等,所以应注重于脾胃调养,选择具有健脾益胃功效的中药。

7、辨斑块

斑块的病因是气滞血瘀或阳虚痰凝,比如硬皮病或神经性皮炎,治疗的重点是行气活血和温阳化痰。

8、辨水疱

水疱的病因是湿邪,使得水疱一直不消散或反反复复,治疗的重点是清热利湿和健脾渗湿,又或是滋阴除湿或温阳化湿。

9、辨囊肿

囊肿颜色呈现暗红,重点是化瘀;囊肿颜色淡白或如同皮肤色,调理的重点是化痰软坚。

温馨提示

除了从以上几个方面辨别外,还需辨别鳞屑,鳞屑多一般是因为血燥或血虚造成的,治疗的重点是养血润燥;鳞屑黏着且难以去除,治疗重点是健脾利湿,去除体内湿气;鳞屑较厚者常见于气滞血瘀,治疗重点是行气活血和化瘀通络。


Google
 
上一篇:中医重视疾病预防?慢性病患者遵循3个理念来防病治病!
下一篇:毒乃皮肤病关键诱因?中医教你如何为皮肤袪毒!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80.46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