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卫城
发表日期:2023年5月22日 共浏览78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中心西南部,雄踞150多米高的卫城山丘之巅,是城市的地标和古希腊的象征。卫城始建于公元前580年,Acropolis在希腊语中意为“高处的城邦”,山丘的东、南、北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可谓是一道天然屏障,曾作为坚固的军事要塞,人们一般从西侧主入口进入卫城。布雷之门进入卫城景区首先要经过布雷之门(BeuleGate),是以发现它的法国考古学家ErnestBeule之名命名的。沿着通向山门的坡道继续上行,在左手边可以看到一个高达8米的基座,上面曾经有过阿格里帕(Agrippa)纪念碑,是一个罗马将军驾驶战车的铜像。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右手侧的上方,则是一座典雅优美的小型神庙——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又称“胜利女神殿”,它原本位于更高处的山门右边,于2003年被整体迁移至现在的地点重建。神庙原建于公元前427年-公元前424年间,是一座围柱式建筑,两头各有四根优美的伊奥尼亚式柱子,柱头有卷曲的花纹装饰,显得非常精细和优雅。中楣装饰有描述神话、战争场面的雕刻,如今已残缺不全。中央大厅实际上小路通往的山门(Propylaia)才是卫城真正的入口,山门建于公元前437年至前432年,有一个中央大厅,两边分别有两个侧翼,这五个建筑部分各开有一个门。中央大厅里的廊柱是多利安样式(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两边侧翼的廊柱则是伊奥尼亚样式。大厅里的中门通往泛雅典娜节日大道(PanathenaicWay),厅内天花板上深蓝色背景上画着金色星星,北边侧翼是绘画馆(Pinakothiki),保存着以前的供奉品、绘画等宝物,南边侧翼是雅典娜胜利女神庙的接待室。穿过山门沿着泛雅典娜节日大道向前,你会路过一排雕像底座。继续前行就走到了卫城遗址的精华——左手边是伊瑞克提翁神庙,右手边就是世界闻名的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在卫城里担负着真正的神殿角色,是卫城大部分神像的所在地。南面柱廊有6根伊奥尼亚样式的石柱,被雕刻成为少女的形象,她们长裙飘逸,姿态优美,被称为女像柱(Caryatides),可以说是伊瑞克提翁神庙现今为知名的部分。现在神庙遗址中展示的是仿制品,真品中有5根现存于卫城博物馆,还有1根则藏于大英博物馆。大殿有两个内殿,一个供奉雅典娜,一个供奉波塞冬。在大泛雅典娜节,人们会将圣衣(Peplos)披在这座雕像身上。神庙的北侧也有6根伊奥尼亚样式的柱子,地上有一道裂缝,传说是宙斯留下的。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象征着古代雅典的荣光,为祭祀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而建,是整个卫城遗址为的一座建筑。建筑整体使用潘特里克大理石修建,位于卫城的高点,从市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神庙四面矗立着46根多利安样式的柱子,简洁而有力,给人刚健雄浑的印象。这些石柱中间较粗,上头较细,两侧的石柱实际上也并不是与地面垂直矗立的,而是向里侧微微倾斜,这些设计避免了整体的生硬和呆板,令建筑更富有弹性。在神庙完工之时,整体装饰了数量众多的雕像和浮雕,主要描述神话和历史场面。浮雕主要镶嵌在廊柱柱头和屋顶之间的山墙表面,雕像摆放在里侧屋顶的山墙前,如今残留下来的部分艺术品被保存在卫城博物馆以及大英博物馆内。阿提库斯剧场和狄厄尼索斯剧场参观完这些遗迹之后,卫城南坡的两侧还有两座剧场值得一去,分别是西边靠近主入口的希罗德·阿提库斯剧场(OdeonofHerodesAtticus)和东边的狄厄尼索斯剧场(TheatreofDionysos)。希罗德·阿提库斯剧场现在仍在使用,每到夏季就会举办各种演出、音乐会、歌剧、希腊古典剧等,近年来又修复了可以容纳将近6000位观众的坐席。庞大的狄厄尼索斯剧场则只有遗迹被保留下来。这座可以容纳1.5万人的大型剧院建于公元前6世纪,狄厄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和戏剧之神,因此古代每年都会在这里举办“狄厄尼索斯节”。剧场舞台后部残存的雕像和浮雕表现了狄厄尼索斯神的一生,是剧场遗址的精华。建议参观路线:雅典娜胜利女神神庙→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另外,于2009年新建的“新卫城博物馆”坐落于卫城南部山麓脚下,风格现代而庄严,规模宏大。
|
|
|
上一篇:罗马斗兽场
|
下一篇:奥林匹亚宙斯神殿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