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勒石窟是斯里兰卡有名的佛教寺窟,建于公元前1世纪,坐落于一座石山的斜坡上,整个石窟包括五所圣堂,珍藏着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用树汁等原料绘制而成的壁画与157尊雕像,具有很高的宗教艺术价值。
黄金寺
来到丹布勒石窟山下,会看到一座有现代风格的狮子口造型的建筑,屋顶上是巨大的金佛像,因此当地人也把这里叫做金寺(The Golden Temple)。这是座精美而俗气的建筑,是2000年由日本捐助建成的,佛像摆着dhammachakka mudra(转轮)的姿势,边上还有一个巨大的霓虹灯标志。
一号洞(Devaraja Viharaya)
里面有15米长的卧佛,由整块岩石雕刻而成。卧佛的脚下是阿难尊者以及其他坐佛像,而卧佛的头顶上一个小佛龛里放着毗湿奴。洞内的石壁及顶部都布满了精美的壁画。
二号洞(Maharaja Viharaya)
二号洞入口处有高大的拱门,两侧装饰有龙纹雕刻图案,东西长52米,从大门到墙纵深23米。你可以看到16尊立像与40尊坐像、2尊印度神像及2尊国王像,在石窟中间还有一座舍利塔。这座洞是以室内的两个国王塑像而命名的。进门后,左手边有一座上了色的木制雕像,那是Valagamba国王,而更里面一点的地方还有另一座雕像,是尼桑卡马拉国王。这座洞的雕像还曾经被金色树叶覆盖着,位于一座makara torana(有龙饰的拱门)下。这座佛像的右手举起,摆出了大无畏的手印(表示保护的意思)。印度诸神也是用这个手势表达“保护”的。洞窟的壁画中有一些是2000多年以前的作品,至今仍然栩栩如生。
三号洞(Maha Alut Viharaya)
第三窟是“大新寺”,其壁画和石洞顶上的绘画为斯里兰卡18世纪典型的绘画风格。窟内除了50尊佛像石刻外,还有18世纪振兴佛教的国王Kirti Sri Rajainha的塑像。整个石窟庙宇中充满了姿态各异的佛像、僧侣以及国王塑像,其中的卧佛十分漂亮。
四号洞(Pachima Viharaya)
第四和第五窟的规模和历史都不如前三窟,洞中壁画的内容为佛教故事传说。第四窟为西庙,长16米,宽6米,高8米,是相对较小的石窟。室内中间的那座佛像是位于一个有龙饰的拱门之下的,佛像做着禅定印(dhyana mudra)。中间小小的舍利塔曾被小偷打碎,因为小偷认为这里面藏着Somawathie皇后的珠宝。
五号洞(Devana Alut Viharaya)
五号洞四周是砖墙,长6.8米,宽12.25米,是比较新的洞。洞里有卧佛,里面还有印度教神明,比如印度教战神穆卢甘和毗湿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