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扎比民俗村紧靠防波堤,游客可以欣赏海水质量堪比马尔代夫的白沙海滩。村中展示了未发现石油前阿布扎比人的传统生活,还有精彩的传统手工艺品现场制作。
1、“阿布扎比民俗村”是一处展示发现石油前的阿布扎比传统民居、民俗、农畜业的景区,三面环海,海水呈现出热带海洋的蓝绿清澈,是集人文与美景于一体的优质景点。入园免费。 ①地址:阿联酋阿布扎比市剧院路东北头。 ②交通:不通公交,开车很好停。 ③旺季:无。 ④用时:只拍照的话1小时。 2、民俗村是一座被城墙围着的小城,城内城墙下一圈是各类可进入的阿拉伯风情建筑,我逆时针转。先途经历史艺术展示(总体介绍了阿联酋人文概况)、女子手工作坊(内部是展示阿联酋女子手工饰品的展厅,但关着门)、清真寺(进去要脱鞋,我不是穆斯林所以没进)后到达沙漠区。沙漠区形象得还原了沙漠民居的样貌,石头民居可进去参观,里面有地毯、靠枕、油灯等家具,屋外的牲口圈内有驴、马、单峰驼,人气最高。另有小井、沙漠帐篷等小景观妆点。 3、东侧的海滩区,沙滩上一字排开当地曾经的水上交通工具--木船,与背景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现代与古老的气息激情碰撞。海滩的白沙很细,海水呈热带海洋标志性的蓝绿色,水波纹理细腻灵动,在阳光下犹如蓝宝石。另一侧海岸是帆船、游艇的停靠码头,当地租用码头的费用不菲,长期来算甚至比买船还贵。码头与背景的“Rixo Marina酒店”同框,此拱形酒店与前天的“亚特兰蒂斯酒店”外貌相似,还未建成,看规模估计也是七星级标准。 4、继续逆时针走到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各种阿联酋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服饰、仿制品、首饰、陶制品、储器、鞋、餐器、书籍、笔墨、武器盔甲、纸币,以及动物标本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展品,并用老照片展示了最真实的影像。旁边的屋子有摄像师在拍摄,不让游客进,遗憾错过。 5、东北角是有关农业的设施,两座大石台看不出是做啥的,农业灌溉、水车等虽形态与国内稍有不同,也还是一目了然。此处还圈养了小羊(导游说当地盛产这种长不大的羊种)、奶牛、长毛羊(看不出品种,角是弯卷的),驻足的游客也不少,看来动物永远是人们不由得拿起相机的心仪之物。 6、北侧建筑里是当地手工制品作坊,瓷、金融、玻璃等材质的容器,以及刀具、毛毯画等,但是没人看店,不知道是售卖还是仅仅展览。最后进入另一个博物馆,在刚才博物馆的南北斜对角,这里较为专项地展示金属制品,例如硬币、武器、钟表等,墙上挂满老照片。 7、民俗村内的各个角落都有新奇的小物件可拍,生锈铁锚… 字数超限,在最后一张图片里继续…
阿联酋民俗村占地1600平方米,可以让你了解阿布扎比在尚未发现石油前的居民传统生活面貌。内部展示生动活泼,让人倍感趣味,值得参观。 民俗村里面有一座座贝都因形式的帐篷,有用棕榈树叶和泥巴盖成的屋子,以及早期的清真寺建筑,它们都是仿照过去游牧和渔业时期的样子建造的。栅栏内饲养着骆驼、马、羊和牛,它们都是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或畜产经济来源。而仿古老集市而建的露天市场则出售各种手工艺品。
位于阿布扎比西侧沿海地区 紧邻Marina mall 是一个历史风貌的展示馆 一进民俗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在向外倒水的大壶的雕塑 据民俗村的工作人员介绍 这个雕塑是为了纪念阿拉伯人一种古老的传统 据悉过去的阿拉伯人多为游牧民族 由于大沙漠中没水 所以热情友好的阿拉伯各部落的人们就会在自己家门口放上一个水壶 里面装着淡水 专门为那些家门前经过的路人提供一口水喝 热情好客之心 溢于言表 往里走 就能看见一排“路摊” 再现了当年传统的露天集市 大多是各种旅游纪念品 民俗村的左边是再现街道集市的小院 这些商店都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的手工艺品 旁边则是再现沙漠里阿拉伯人最古老的居住环境的“茅草房” 由院落 客厅 卧室以及外面类似储物间的部分组成 在民俗村的左边 还饲养着一些动物 比如牛羊驴之类的耕作伴侣以及鸡鸭等家畜家禽 看看这里的过去 再看看对面的现代城市 真的不禁让人感叹 钱真的是个好东西 凭借着石油的发现 中东国家一跃成为全球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真的是羡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