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旁,与米哈伊洛夫斯基花园和俄罗斯博物馆毗邻,是圣彼得堡少有的纯正俄罗斯建筑。181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因革命失败,被“人民的意志”成员炸死,1883年-1907年间,滴血大教堂便修建于沙皇遇难地点,并因此得名。
滴血大教堂的设计借鉴了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风格,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建筑十分夺目,礼拜堂高处高达约81米,气势颇为雄伟。教堂的轮廓也优雅,装饰华丽,镶嵌有复杂、颜色艳丽的影像图案,并伴以丰富的彩色图案瓷砖和搪瓷青铜板装饰。其中镀金的洋葱头闻名于世。从里鲍耶陀夫运河另一边可以拍摄到教堂的全貌。滴血大教堂内部由约7千多平方米的精致马赛克装饰,主要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场景和人物。这些马赛克是由意大利产的不同颜色大理石及俄国产的宝石精致加工而成,近30名艺术家参与制作,堪称艺术杰作。在沙皇遇难的矗立有沙特罗夫大理石半身像,以此作为对亚历山大二世的纪念。
滴血大教堂旁设有小市场,在这里有许多有关大教堂及俄罗斯特色的纪念品。教堂附近便是米哈伊洛夫斯基花园的入口,也可通往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时间充裕可以前往游览
救世主滴血大教堂本打算去旁边的俄罗斯博物馆内参观,但看了看时间已经接近十点,冬宫十点半开始售票,想着应该赶紧去冬宫排队买票,据说人很多。如果不是为了领取学生免费票,可以事先在网上购票后,直接到大门口专门的网络取票处取票,这样可以避免排长队直接进入冬宫,一般排队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救世主滴血大教堂是俄罗斯圣彼得堡为数不多的传统式东正教堂。1883年—1907年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成了这座教堂。教堂以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外观娇艳秀丽。内部有7500平方米的马赛克,嵌满了以圣经故事和人物为体裁的镶嵌画,极具艺术价值。
滴血教堂的建筑风格迥异于圣彼得堡的其他建筑,该市主要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滴血教堂特意设计成中世纪俄罗斯建筑,类似于17世纪的雅罗斯拉夫尔教堂和著名的莫斯科红场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教堂内有7500平方米的马赛克——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