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宫殿坐落在阿维尼翁的罗纳河畔,是欧洲规模较大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正是因为它的存在使阿维尼翁成为了一座教都。
它是一座结合了宫殿与军事要塞为一体的建筑,矗立在古城的高处。教皇宫殿分旧殿和新殿两部分,旧殿朴实无华,属罗马建筑风格;新殿富丽堂皇,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建筑外侧以宏伟的城楼为防御,并以重兵驻守,10座塔楼雄据宫殿四周。之前宫殿内部的圣像和摆设几乎完全被摧毁、洗劫一空,如今从宽阔、挑高的会议厅与教皇卧室上方精雕细琢的天花板,依稀可以想见辉煌时期的模样。登教皇宫的高点,可以看到整个古城全貌。
教皇宫矗立在法国南方小城阿维尼翁古城池顶,教皇宫由教宗本笃十二世及克里蒙六世下令兴建,是中世纪最宏伟的城堡之一。自15世纪起一直至1906年为止。教皇宫自此经多次修复,是研究14世纪建筑及油画不可多得的宝库。
教皇宫(法语:Palais des Papes)是座落于法国南部城市阿维尼翁的一座古老宫殿,为欧洲最大、最重要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教皇宫不仅是教皇的宫殿,也是一座要塞。在十四世纪期间,阿维尼翁教皇宫是天主教教廷的所在地。历史上有六次的教宗选举是在阿维尼翁教皇宫举行的,分别选出了本笃十二世(1334年)、克雷芒六世(1342年)、依诺增爵六世(1352年)、乌尔巴诺五世(1362年)、额我略十一世(1370年)和本笃十三世(1394年,对立教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