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樟江风景名胜位于贵州省南端的荔波县,毗邻广西环江、南丹县。处在桂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区。风景区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具有代表性景点17处,二级景点24处,三级景点35处。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特色和浩瀚苍茫的喀斯特森林景观为主体。景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集瀑布、激流、清江、跌水、暗河、明湖、峡谷、森林、溶洞为一体。景区内景物、景观动静相间,刚柔相济,是既有奇、幽、峻、秀、古、野、雄、险的自然美,又有浓郁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喀斯特森林,是以原始性强、集中连片的森林为特色。中外专家认为是全球喀斯特地貌上保存完好的、世间少有的绿色宝石,神秘奇特的喀斯特森林,将树、石、水、藤、乔、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奇迹。
小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至麻尾火车站36公里。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小七孔景区1990年开始对外开放,是樟江景区开发最早的景区。小七孔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游客耳目一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现已经向游客开放的景点有铜鼓桥、小七孔古桥、涵碧潭、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野鸭池、龟背山、一龙戏九珠、飞云洞、野猪林、水上森林、天钟洞、鸳鸯湖、卧龙潭、卧龙河生态长廊漂流等。
大七孔景区。因“大七孔桥”而得名,大七孔桥始建于清道光27年(1847年),道光30年(1850年)竣工,名为“万善桥”。光绪三年(1877年)有一个桥孔被冲塌,由于财政吃紧重新维修,历时7年修复,改名为双溪桥。后来才称“大七孔桥”。古时为贵州、广西商旅要道。大七孔景区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特色的景区。主要景点有大七孔古桥、恐怖峡、天生桥、妖风洞、二层河、地峨宫等景点。景观神奇,气势磅礴是大七孔风景区的显著个性。尤其是妖风洞、恐怖峡、地峨宫等景点,极富惊险性、神秘性、奇特性。如果说小七孔景区是位天生丽质、没有粉饰雕琢的美少女的话,那么大七孔景区就是伟岸的阳刚男儿。
水春河景区。是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中一个参与性最强的景点,源起月亮山,是樟江上游一轴长达二十余公里的丹青画卷。两岸丛峦叠起,紧逼河谷。悬崖险峰相对高差两百至三百米左右,而水面只有几米至十几米宽。“地拔双崖起,天余一线青”,水春河峡谷虽然不是名山大川,却有大江大峡的风度。它长达十多公里,是风景区最长的一条峡谷,奇峰绝壁夹江锁岸,河水在这里由于受到两岸崩落巨石的阻碍,一改宁静优雅的面孔,急如奔马,声如雷鸣,白浪滔天,像一头狂怒的猛兽,在喀斯特的高山峡谷中横冲直撞,形成了水春河独特的景观。构成了“二十九道浪,九重滩”的奇险景观,成为漂流历险的胜地。沿岸险峰夹峙,浓荫蔽日,峭石突兀,江流如练。有水平如镜的峡谷,宁静、清幽、富有诗情画意,泛舟绿水白云间,宛如在画中游;有湍浪翻卷的急流滩,二十九道浪咆哮而下,喧闹、惊险、刺激,充满激情。
樟江风光带。水春河出白岩峡口后,改称樟江。樟江绕县城而过,款款前行。沿河田畴如画,两岸黛峰如屏,布依村落依山傍水,犬吠鸡鸣,远山观音峰雾霭缭绕,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奇丽与平凡相会,世俗与禅意相融,在这里,人们能领略到的是最耐看的美,最真实的美,最可亲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