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博宇 北京市隆福医院
7月6日进入小暑节气。从气象学角度来讲,太阳运行到黄经105度时,这天即为小暑。古人认为积存土地里的热气一直都潜伏在土地中,到小暑时热力才开始慢慢地散发出来。小暑表示暑气尚未极致,此时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虽然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但此时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
小暑要防寒
暑天给人的感觉首先就是热,热则容易贪凉,古代的双暑时节,由于农人们都在户外劳动,最易伤暑;而目前工作环境多是在空调的环境下,中暑的病人少了,但夏季受外寒的人增多。《黄帝内经》有“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就是说天热的时候人体汗孔开张,最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所以空调下工作的人群,一定要着装适宜,避免空调直吹,室内要外搭披肩。
宁心少动
暑天一热,容易上火,火大则烦,容易发无名火,此时应避免情绪波动,不要大喜大怒,保持情绪稳定,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暑天最易汗出,“汗为心之液”,多汗不仅易伤心气,还会导致阴液亏虚,而阴虚者阴不敛阳,容易出现上火、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所以,夏季不宜做剧烈运动。可选择低强度运动, 如太极拳、散步。同时注意补阴生津,方能宁心安神。另外夏季易于乏力,最好能在11~13 点之间睡个午觉,有利于补充精神、恢复体力,午睡时间以30分钟为宜,不宜过长。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患有心脏病的人群要避免熬夜,气弱脉弱的人可以喝点生脉饮。
固护脾胃
天热大多数人的食欲会受到影响,食欲不振。此时人体阳气外浮,脾胃阳气变弱,也是胃肠病高发期。清暑热可选择偏寒凉的食材,如绿豆、黄瓜等,或荷叶、莲子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冰镇过后的饮料、冰淇淋、西瓜最好少吃或不吃,因为会损伤脾胃的阳气,甚至会导致腹痛、腹泻。
内外防湿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入伏以后,雷雨天气也越来越多了,暑湿并存,此时雨天较多,容易感受湿邪。“六月六”相传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要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暴晒,以去潮,去湿。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 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虽然表面看似干燥,但会向外散发潮湿之气,甚至诱发痔疮和关节疾病。人与天地相应,此时脾胃虚弱,热气盛,平时湿气大的人,容易湿热困脾,出现脘腹胀满、头昏腹泻等,可食用薏米、芦根、山药以健脾清热利湿。
冬病夏治好时机
对于一到冬季就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久病阳虚人群,小暑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治疗时机。(韩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