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发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表日期:2023年4月2日 共浏览99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1.气虚治法:补中益气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 白术10克 陈皮6克 升麻9克柴胡6克 当归9克 仙鹤草30克 党参12克炙甘草3克 炒白芍10克 防风9克加减:发热形寒,营卫不和者,加桂枝6克、大红枣10枚,去党参、升麻;经行量多色谈者,加荆芥炭9克、旱莲草15克、生地炭15克、阿胶9克(烊冲)。 2. 阴虚治法:滋阴养血清热。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10克 炙鳖甲12克(先煎)生地12克肥知母9克 地骨皮10克 丹皮10克 银柴胡9克 玄参12克 麦冬10克 泰艽10克 白薇10克 生甘草3克加减:低热口干,汗出热不退者,为气阴两虚,加党参12克、五味子9克、沙参12克、金银花9克,去黄芪、鳖甲、玄参;烦躁失眠者,加黄芩9克、山栀9克、夜交藤15克、柏子仁9克,或炒枣仁9克。 3.血热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加减。 丹皮12克 地骨皮12克 生白芍10克 熟地10克 青蒿9克 黄柏9克 茯苓10克 荆芥穗9克 麦冬9克 旱莲草15克 生地榆12克黄芩9克 当归9克加减:经行腹胀腹痛拒按者,加红藤12克、败酱草12克、生蒲黄12克(包煎),去旱莲草、地偷;尿赤者,加六一散9克(包煎)、知母10克;大便秘结者,加全瓜篓10克(切)、桃仁6克。 4.瘀热治法:活血化瘀除热。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 红花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赤芍10克 熟地10克 川??子10克 延胡索10克 红藤15克 败酱草12克 丹皮10克加减:瘀热重者,加蒲公英30克、金银花9克。 发热无汗者,加薄荷5克(后下);瘀热便结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腹痛甚者,加炙乳没各6克,延胡索改为20克。 【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气虚发热者。 2.生脉饮 每日2次,每次2克,口服。用于气阴两虚,阴虚发热者。 3.金刚藤糖浆 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口服。用于血热或湿热发热者。 4.甘露消毒九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湿热者,低热起伏不退者。 5.七味新消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血热者。 6.血腑逐瘀汤 每日2次,每次20毫升,口服。用于血瘀者。 【简便方】 1.黄芪30克、金银花10克,水煎服。用于气虚者。 2.生大黄3克(后下)、黄柏9克、丹参12克、胡黄连9克,水煎服。用于血热便秘者。 3.红藤15克、桃仁9克、丹皮10克、丹参12克、香附10克、败酱草15克,水煎服。用于瘀热者。 4.生大黄3克(后下)、牡丹皮10克、桃仁9克、败酱草15克,水煎
|
|
|
上一篇:经行发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下一篇:.经行发热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