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科Y

.噎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表日期:2023年3月31日  共浏览100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临床辨证应察其虚实。实者是指气、痰、血三者互结于食道,虚者是属津血日渐枯槁。一般初期以标实为主,根据气结、痰阻、血瘀的不同,分别进行治疗,但均需加入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本虚为主,应根据津血枯涸及阳气衰弱的程度,给予不同的调治。
1.痰气交阻证
证候: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疼痛,嗳气,呃逆或呕吐痰涎,口燥咽干,形瘦神疲,大便坚涩或便如羊粪,舌质红,苔薄腻或薄黄,脉弦细而滑。治则:理气开郁、化痰润燥。主方:启膈散。方药:沙参、丹参、茯苓、川贝母、郁金、砂仁壳、荷叶蒂等。
2.瘀血内结证
证候: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出,甚则饮水难下,大便坚如羊粪,或吐出如赤豆汁,形体消瘦,肌肤枯槁,舌质红或青紫,脉弦细涩。治则:滋阴养血,破结行瘀。
主方:通幽汤。方药:当归身、升麻、桃仁、红花、甘草、生地黄、熟地黄、槟榔。
3.津亏热结证
证候:吞咽梗涩且痛,可进流质饮食,固体饮食难以咽下,形体日渐消瘦,口燥咽干,大便秘结,五心烦热,舌质红干有裂纹,脉弦细数。治则:滋养津液。主方:五汁安中饮。方药:水梨汁、莲藕汁、甘蔗汁、韭菜汁、芦根汁。
4.气虚阳微证
证候:长期饮食不下,或食后即吐,泛吐清涎,面色白,精神倦怠,形寒气短,腹胀浮肿,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则:补气温阳。主方:补气运脾汤。方药:人参、白橘红、茯苓、黄芪、砂仁、甘草;右归丸。

Google
 
上一篇:噎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噎膈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9]
 · 北京大观园 [3645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63.28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