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表日期:2023年3月30日 共浏览178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辨证论治] 一、蛔虫病 1.主症:·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或吐虫、便虫、腹中虫瘕。 ·较严重者表现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睡中龊齿流涎。 2.治法:安蛔、驱蛔,健运脾胃。 二、绦虫病 1.主症:·上腹部或全腹隐隐作痛,腹胀,或有腹泻,肛门作痒。 ·久则消瘦乏力,大便内或衬裤上有时发现白色节片。 2.治法:驱除绦虫,调理脾胃。 三、钩虫病 (一)脾虚湿滞 1.主症:·面色萎黄或面黄而虚浮,善食易饥,食后腹胀,或异嗜生米、茶叶、木炭之类,神疲肢软。 ·舌淡苔薄,脉濡。 2.治法:健脾燥湿,和中补血。 (二)气血两虚 1.主症:·颜面、肌肤萎黄或苍白,面足甚至全身浮肿,脘闷不舒,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眩晕耳鸣,心悸气短。 ·舌质淡胖,脉弱。 2.治法:补益气血。 四、蛲虫 1.主症:·肛门发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晚间肛门发痒时,可在肛门周围见到细小蠕动的白色小虫。 ·久病则出现纳减、腹痛、腹泻、消瘦等症。 2.治法:驱虫止痒。 五、姜片虫病 1.主症:·一般可无自觉症状,有的可见轻度腹痛、腹泻或恶心呕吐,甚者可见精神倦怠,或腹胀浮肿。 2.治法:驱虫为主,佐以健脾。
|
|
|
上一篇:虫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下一篇:虫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