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科ABC

穿凿脓肿性头部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的鉴别诊断
  发表日期:2023年3月30日  共浏览108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初发为局限于头皮的深部毛囊炎,继发毛囊周围炎,逐渐形成相互贯通深部脓腔,表面呈蚕豆至胡桃大小脓肿,压迫表面可自多数毛孔中渗出脓液(筛状溢脓)。好发于中年男性,病情顽固,经过缓慢,倾向复发。病损部毛发稀少,治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和不规则脱色斑。
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易于诊断。
中医病机和辨证:
1.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素体虚弱,外卫不固,复感风湿热邪,蕴结于肌,久化热,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
2.辨证分析 病损反复发作,此伏彼起,相互贯通。偶有低热,食少纳呆,口干,舌质淡,苔黄腻,脉弦滑。辨证属正气不足,热毒蕴结。

1.秃发性毛囊炎 多侵犯儿童,损害小而散在,炎症不显著,无穿凿现象。
2.枕部乳头状皮炎 局限于颈后枕部的毛囊炎,不融合,无穿凿,愈后形成乳头状瘢痕。


Google
 
上一篇:.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下一篇:穿凿脓肿性头部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如何预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39.84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