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表日期:2023年3月29日 共浏览93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一)发病原因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与颈部损伤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有关。 (二)发病机制 颈椎过伸性损伤可引起近侧椎体向后移位;屈曲性损伤可使双侧小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使椎间盘后方张力增加,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Rizzolo报道,颈椎过伸性损伤后,有60%的病例存在椎间盘突出;颈椎屈曲性损伤后,有35%~40%可发生椎间盘突出。颈椎屈曲性损伤后,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随小关节的关节囊破裂程度增大而增加,在伴有双侧小关节脱位的病例中,80%存在椎间盘突出。此外,Boyd认为,椎间盘是人体各组织中最早、最易随年龄而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失去一部分水分及其原有的弹性,致使椎间盘发生退变。颈椎间盘变性和破裂与颈椎伸屈活动频繁引起的局部劳损和全身代谢、分泌紊乱有关。由于齿状韧带的作用,颈髓较固定,当外力致椎间盘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破裂时,髓核突出,引起颈髓受压。颈椎后外侧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较薄弱,颈部神经根在椎间盘水平呈横向走行进入椎间孔,即使突出的椎间盘很少,也可引起神经根受压。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机制是在椎间盘尚无明显退行性改变的基础时突然发生的,是因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而使纤维环破裂,引起髓核后突。突出的髓核直接引起颈髓或神经根受压。当然,在椎节已有退变的情况下,本病更易发生。本病多同时伴有颈椎不稳等现象,在判定病情及诊治上应加以考虑。
|
|
|
上一篇: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如何预防?
|
下一篇: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