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5
发表日期:2023年3月29日 共浏览152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1)适应证:介入栓塞疗法适用于下列情况: ①长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而仍无法控制症状或仅能控制一段时间,后又复发者; ②药物引起白细胞急速下降,而不能继续用药者; ③巨大的甲状腺肿,手术治疗难度大且危险性高,栓塞后腺体缩小便于控制症状和使术中出血量减少; ④育龄妇女,Ⅱ度甲状腺肿大的Graves病无手术指征者。 (2)不良反应:栓塞治疗后一般多无不适,少数病人可发生不良反应,包括: ①体温升高,但在38℃以下,可在5天内恢复正常; ②局部、或咽喉部疼痛,但不妨碍吞咽,不影响呼吸; ③反应性下颌淋巴结炎。 5.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并发症治疗 (1)突眼治疗:对恶性突眼的治疗应采用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防止角膜穿孔、视神经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①抗甲状腺药物:伴有甲状腺肿大及甲亢者,可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缓慢地控制甲亢,密切观察眼部体征的变化,防止突眼恶化。症状控制后应根据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用药量,防止甲减情况出现。 ②甲状腺干制剂或合成甲状腺激素:多与抗甲状腺药物协同应用,甲状腺片30~60mg/d,或用L-T4片100μg,1次/d,根据病情可维持用药1~3年。 ③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泼尼松(强的松)常用量30~40mg/d,持续应用到有效,如用药1个月无效可短期增加至60~120mg/d。从有效期开始治疗3个月逐渐减量,减至5~20mg/d,维持用药至病情完全缓解。环磷酰胺200mg/d,静脉注射,可与泼尼松联合应用,2~3周后,改用口服制剂,50~100mg/d,维持治疗,用药期间,每周查血象1次,若白细胞总数低于3.0×109/L时应暂停药。近年国内外均有应用环孢素治疗恶性突眼的报道,对重症病人有一定疗效,与泼尼松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用药方法为,初始剂量200mg,1次/12h,以后根据血药浓度调节用药量,其最低有效浓度为150μg/L。 ④中药治疗:对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或用药有禁忌的病例可采用活血化淤的中草药。 ⑤局部治疗:注意对眼睛的保护,平时可戴黑色或茶色眼镜,减轻强光对眼的刺激;睡觉时使用抗生素眼膏并戴眼罩,以保护角膜。应用单侧眼罩可减轻复视。眶内肌肉圆锥内注射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效。对突眼严重、结膜高度水肿甚至膨出者可行眼睑侧面缝合术,能防止角膜溃疡形成,待突眼好转后再拆除缝线。突眼严重,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时可试用球后放射治疗,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对一些严重病例可施行眶内减压术,能防止视神经过度受压而萎缩。 ⑥全甲状腺切除术:国外有部分学者报道对伴有重度恶性突眼的甲亢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后,多数病人突眼症状可缓解。但是有些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和作法,至今未被广泛采用。 (2)局限性黏液性水肿治疗:可局部涂擦含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软膏或霜剂。如有继发感染应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湿敷。较严重的病人可试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维持0.5~1年。 (3)急性甲亢性肌病的治疗:亦称甲亢伴急性延髓麻痹也可同时合并甲状腺危象。本病治疗较困难,需行气管切开,严密监护,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甲亢伴周期性瘫痪治疗:关键是治疗甲亢、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多进食富含钾离子的水果,如橙等,也可口服含钾盐药物,预防周期性瘫痪的发生。症状轻时可口服含钾药物,如10%氯化钾等。有软瘫或呼吸困难的重病人,用钾盐3~5g/d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0~1500ml中静脉滴入,并口服含钾药物,伴有低镁血症时应补充镁剂。 (5)甲亢伴重症肌无力治疗:应针对甲亢和肌无力分别用药。后者应用新斯的明、依酚氯铵等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效果良好。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糖尿病的治疗:分别针对甲亢和糖尿病进行治疗,因二者均系消耗性疾病,应注意加强支持治疗,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在甲亢症状控制之前,胰岛素的用量应比一般糖尿病病人多。 (二)预后 甲亢的手术治愈率在90%左右,复发率通常在5%以下,复发多数在术后3~5年发生,少数可在术后1~2年内发生,甲亢手术复发后尽可能采用131I治疗,除非131I治疗有禁忌。复发病例还可选用药物治疗。
|
|
|
上一篇:大骨节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
下一篇:大肠埃希杆菌肺炎的治疗方法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