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科DEF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因
  发表日期:2023年3月26日  共浏览115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一)发病原因
Plummer病多继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瘤(高功能腺瘤或毒性甲状腺瘤),约占甲亢的10%~30%。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甲状腺结节或腺瘤长期存在,发生自主性分泌功能紊乱。有时甲亢起病较为突然,由于碘的摄入增加,引发自主性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生甲亢的典型症状。
(二)发病机制
1.发生机制 Plummer病是滤泡腺瘤或腺瘤样增生并呈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甲状腺中的一些细胞对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等甲状腺刺激物反应敏感而呈结节状增生,发展成为滤泡腺瘤或腺瘤样增生,进而自律性地产生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Plummer病在碘缺乏的地区多见,常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合并存在也说明该病的发生与TSH等甲状腺增殖刺激物质长期慢性的刺激有关。
此外,部分Plummer病有TSH受体基因突变(somatic mutation)。这样的病例没有TSH刺激而由于cAMP持续地产生,造成自律性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发病。但是,有关Plummer病TSH受体基因突变频率差异很大,为0~80%。
2.病理 甲状腺呈结节性肿大(一个或多个),包膜完整或无包膜,镜下可见结节内滤泡上皮增生,有乳头形成,滤泡内胶质液少而稀薄(这与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之区别)。结节亦可呈腺瘤样改变,结节内可有出血、钙化等。结节周围的甲状腺组织呈萎缩并有受挤压现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节处的滤泡上皮呈T3、T4强阳性,而周围的上皮细胞为阴性或弱阳性。
电子显微镜所见:与Graves病等机能亢进状态的滤泡上皮细胞形态类似。即细胞质内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氏体等细胞器增加。瘢痕癌需与良性皮肤溃疡及皮肤恶性肿瘤相鉴别。

Google
 
上一篇: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的治疗
下一篇: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1]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07.8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