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科DEF

.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的治疗
  发表日期:2023年3月26日  共浏览136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一)治疗
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有自限性,治疗的目的在于止痛等对症处理和防止继发感染。
局部疗法:眼部疱疹应加强护理。可用0.1%阿昔洛韦(aciclovir,ACV)、0.1%碘苷(idoxuridine,IDU)、0.25%~1%安西他滨(cyclocytidine,CC)眼药水滴眼。
全身抗病毒药物:为防止病情恶化,必须治疗活动性VZV感染。全身应用ACV,可减轻疼痛、防止病毒扩散、加速皮损和眼部病变的愈合,如巩膜外层炎、结膜炎、上皮性角膜炎等,减少巩膜炎的严重性和发生率,但不能减轻疱疹后神经痛。抑制VZV的剂量是抑制HSV剂量的10倍。方法:皮损出现后72h内,口服ACV 800mg,5次/d(4000mg/d),连续10天。对免疫缺陷者,包括AIDS,需静脉注射,15mg/(kg·d),连续7天,或至最后皮损出现后2天。该药副作用轻微,是相当安全的药物。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是ACV的无环核苷类似物,与ACV相比,在试管内其抗疱疹病毒活性增加,包括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其抗病毒活性增加8~20倍。静脉注射0.5mg/(kg·d),分2次,连用5~7天,或至最后皮损出现后2天。
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加强B族维生素的应用。全身应用非甾类抗炎药(NSAID)能有效地控制巩膜炎并减轻疼痛。若NSAID无效,在口服ACV的同时,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巩膜炎作用不大。在坏死性前巩膜炎可单用糖皮质激素或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疱疹后神经痛可用三环类镇静剂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等。
对防止疱疹性神经痛,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尚有争议。糖皮质激素有缩短HZS的病程,迅速缓解疼痛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多用于60岁以上免疫健全的患者,因为其永久性严重疼痛的风险最大。建议泼尼松剂量40~60mg/d,5~7天,30~40mg/d,5~7天,20~30mg/d,连用5~7天。
(二)预后
预后良好,但易于扩散,眼球压痛明显而多见。

Google
 
上一篇:癫痫性精神障碍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下一篇: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如何预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14.0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