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西北地区 >>西北旅游目的地

汉中自然环境
  发表日期:2022年11月17日  共浏览179 次   出处:来源:《汉中年鉴2021卷》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地形地貌】汉中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活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他较高的山峰有洋县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较高山峰还有南郑区铁船山2468米、红山2367米、光头山2389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千米,南北宽5—30千米,汉台区附近宽为25—30千米;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0%),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河流】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在水系组成上,主要是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汉江,又名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中市位于汉江上游。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县、勉县、南郑区、汉台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等县(区)境,横贯汉中盆地,是本区域内水系网络的骨架。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7.8千米,占汉江全长1532千米的18.1%,流域面积19692平方千米。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汉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纵穿略阳、宁强两县的西部山地,为过境大河。境内流程141.7千米,流域狭长,西宽东窄。市境内属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条,流域面积7554平方千米。

【地下水】汉中市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来补给。由于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地下水的分布很不均衡。市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平均入渗系数11.6%,汉中盆地降雨入渗补给模数8.89万—20.52万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山间河谷盆地及宽谷坝子还接受地表水的补给,平均补给系数22%。地下水的径流方向基本与河水流向一致,即分别以嘉陵江、汉江分水岭和次级分水岭为界,沿山坡向沟谷流动。由分水岭向河谷区地下水位由深变浅,富水性由弱变强。汉中市地下水主要为HCO3-Ca型水,次为HCO3-Ca·Mg(Mg·Ca)型水,全市大部分地方的地下水质,基本符合国家生活饮用卫生标准和农田灌溉、工业用水标准。地下热水共发现6处,其中对勉县郭家湾温泉进行水质化验,硫、砷、氡、硅、氟、硫化氢含量为国家标准的8倍,是治疗皮肤病、关节炎的理想高热医疗矿泉水,并已开发利用。其余5处为佛坪县龙草坪村的庙沟、勉县杨家湾、洋县桃园河、南郑牟家坝、西乡峡口,水温都在20℃—31℃之间,尚待开发利用。

【土壤】汉中市土壤在全国属铝质土区域黄棕壤带,共有10个土类、21个亚类、38个土属、97个土种。全市土壤面积为263057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7.1%。土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区域性土壤分布规律也很有地方特色。土壤的水平分布由两个水平地带组成:一是秦岭山地棕壤、褐土带;二是秦岭南侧低山丘陵及其以南地区的黄棕壤、黄褐土带。分界线大致位于北纬33°30′附近偏南,即白雀寺—何家岩—张家河—武关河—小河—茅坪—秧田坝—陈家坝连线。在界线的北侧如略阳、留坝和佛坪等地,不具备北亚热带的水热指标;分界线以南的勉县、汉台区、城固县、洋县和汉江以南各地基本上都达到了北亚热带的水热指标,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良好,如城固升仙村的桔园、南郑黄官的油菜,都是久负盛名的生产基地。该界线是生物气候与土壤带相结合的北亚热带黄棕壤、黄褐土的北界,是汉中市土壤水平地带性的一条重要分界线,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布局问题。土壤的垂直分布可划分为6种垂直带谱:1.秦岭紫柏山南坡土壤垂直带谱:从下向上依次是黄棕壤(1500米以下)→棕壤(1500—2300米)→山地草甸土(2300—2500米);2.秦岭摩天岭土壤垂直带谱:黄棕壤(1500米以下)→棕壤(1500—2200米)→暗棕壤(2200—2603米);3.秦岭活人坪梁土壤垂直带谱:黄褐土(800米以下)→黄棕壤(800—1500米)→棕壤(1500—2350米)→暗棕壤(2300—2700米)→草甸土(2700—3071米);4.秦岭黄桶梁土壤垂直带谱:黄褐土(540—800米)→黄棕壤(800—1500米)→棕壤(1500—2300米)→暗棕壤(2300—2904米);5.米仓山箭杆山土壤垂直带谱:黄褐土(425—1000米)→黄棕壤(1000—1700米)→棕壤(1700—2534米);6.米仓山北坡土壤垂直带谱中出现棕壤带的,只是少数几个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汉中市土壤的地域分布受地域性成土环境条件和人为经济活动影响,分为:1.盆地平坝农耕区的土壤分布:盆地中绝大部分土地被垦殖为稻麦两熟的肥沃农田。土壤组合的基本特征呈错综复杂的镶嵌型。人们的农耕活动,在高的地形部位多旱耕地,低平地形多水稻田,缓坡则兴修水平梯田。因此,土壤按“岭”“湾”“冲”“沟”组合,呈现特有的格局;2.秦巴低山丘陵地的土壤分布:秦岭低山丘陵地带。海拔800米以下的,主要是由第四纪红色亚黏土组成的汉江高阶地,土壤为黄泥巴、死黄泥;地势平缓处,垦为水田,是水稻土。汉江南岸丘陵地带,海拔700—1000米,多发育成黄沙泥,有些基座阶地,地表覆盖有红黏土,形成黄泥巴、死黄泥、血斑黄泥等。汉江南丘陵区的丘陵之间的众多坪坝,土壤为水稻土、草甸土、新积土的独立组合区,镶嵌在整个丘陵区黄褐土和黄棕壤的背景土被之中,而且水稻土以潜育性水稻土为主;3.秦巴山区的土壤分布:从河谷到山地,阴坡和阳坡,陡坡和缓坡,不同岩性和母质上分布有不同土壤。


Google
 
上一篇:汉中自然资源
下一篇:汉中地理位置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43.7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