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人文地理

罗山脚下最难忘的是那片乡愁
  发表日期:2022年9月1日  共浏览210 次   出处:来源:吴忠日报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很多人都知道,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荒漠翡翠”“瀚海明珠”之美誉,但也有些人将罗山称为“母亲山”。究其原因,我猜测是因为在这座“母亲山”脚下,养育着一个名叫“红寺堡”的地方。

  长篇报告文学《百万大移民》中曾这样写道:在20多年前,红寺堡就像是一个荒年中出生的婴儿,一落地就面临成长的艰难,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愿意辜负他。从1998年,当移民号角吹响,罗山脚下的这片土地迎来了宁南八县的23万移民,他们在这里安家,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首“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壮美诗篇。如今的红寺堡也早已成长为一个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模样。

  虎年春节前夕,当我们再次踏上红寺堡区这片热土,第一站来到红寺堡区移民旧址。罗山脚下,寒风瑟瑟,风吹在手上像刀割一般,不远处,成片的残垣断壁,依稀能看出当初旧村庄的模样,也仿佛诉说着过去那段艰难的日子。眼前,为了由衷感谢那场改变他们人生际遇的搬迁,新建起感恩广场,竖起“移民感恩赋”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去年,红寺堡区将坐落在罗山脚下的原同心县新庄集乡的一个自然村落朱庄子加以修复和保护,67岁的马自兴曾居住的三口窑算是里面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家。重回故地,马自兴站在自家的老房子前驻足了许久,看着破旧的三座窑洞被重新修整好,马自兴想起了如今的好日子,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他告诉我们:“那时候,一家人就挤在不到两米多的土炕上,虽然生活艰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只有经历过那些苦日子,才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有多幸福。”

  在移民旧址,我们还认识了24岁的讲解员范荣。她也是一名移民,曾经居住的老庄子关口村就在移民旧址旁。范荣说:“老家再穷,毕竟住了祖祖辈辈,有了很深的感情,不是说割舍就割舍下的。”范荣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选择了回到家乡。当上讲解员后,她经常带游客到移民旧址参观,曾经父辈讲的故事,在她心里也变得更加真切。

  “位于罗山脚下的移民旧址,成为红寺堡移民群众品味乡愁的地方,只残留着人们对故乡的零星记忆。”面对形形色色的游客,范荣的讲解词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对她来说,也对于很多移民群众来说,每当走进这片幽深而荒芜的土地,有那么一瞬间,仿佛时光回溯,来到了小时候,童年的一切,历历在目。

  听完范荣的话,看着眼前的移民旧址,眺望远处的红寺堡区移民新城,我好像真正明白了这20多年来,移民口中的那句“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真正含义。(记者 贾丽


Google
 
上一篇:读兵书说贺兰山古战场
下一篇:西川乡愁记忆馆里看移民变迁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8]
 · 北京大观园 [3624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10.15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