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内蒙古 >>内蒙景区

赤峰喀拉沁旗王府博物馆
  发表日期:2009年1月13日  共浏览1294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王府博物馆简介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创建于1996年12月,其前身是喀喇沁右旗亲王府。(2001年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址位于喀喇沁旗政府驻地锦山镇西南19公里的王爷府镇,交通便利,通讯快捷,赤承一级公路从府前通过。

1997年,喀喇沁旗人民政府按照“喀喇沁亲王府开发、保护、利用、发展的远景规划”,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王府现存的33幢古建筑进行了抢救保护性维修。并对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全面改善。至2002年,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它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4555平方米,其建筑色调淡雅、古朴、庄重、气势宏伟,融古典风格和现代陈列艺术于一体。它既具有清代建筑雄浑、质朴、轩昂、洒脱的风格,又有中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次有序的结构特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合理,拥有一万余平方米的大型府前广场一处,可供停车、演出之使用。馆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绿草覆盖面积达70%以上,是集旅游、休闲、观赏的好地方。

王府博物馆由文物陈列、文物保护、业务研究、事业管理、公共服务、辅助设施六部分组成,其功能完备、设施先进,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施管理。具有严密的防火、防盗保安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分别开辟了“喀喇沁亲王府历史陈列”、“书画陈列”、“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王府校史陈列”等17个展室,珍藏了喀喇沁王府传世文物精品百余件,全部展室面积4000余平方米。现有职工41人,设导游员3人,(均受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治安保卫人员7人,工勤人员5人。完全具备了日接待游客千余人的条件。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开馆以来,以优雅的环境、精美的陈列、丰富的文化内涵、热情的服务,吸引了中外来宾和社会各界人士。仅2002年9月——12月,接待专家学者及游客达2万余人次。并且成功地接待了中央和自治区领导100余人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在的王府博物馆正在成为喀喇沁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正在成为展示喀喇沁旗历史风情的窗口,正在成为连接喀喇沁与外界文化的桥梁。它的未来必将日新月异、光辉灿烂。
1.府门 
府门为喀喇沁亲王府的第一进建筑,体量庞大、等级极高。门上镶有横7纵9,六十三个门钉,按《大清会典》属亲王品级。府门平时紧闭,遇有贵宾莅临,府门、仪门大开;以显尊贵。府门内东西壁画为清代画家郎士宁所作:一幅描述了:乾隆皇帝在承德万树园赐晏给蒙古王公的情景,名为《赐宴图》另一幅描述了“木兰秋狝”时喀喇沁部为皇帝表演马术的情景,名为《马术表演图》。

过府门,四株苍榆两侧而立枝叶繁茂,有树上树之称,据说,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东巡,途经喀喇沁见此地山明水秀,榆杨遍野,冬青满枝,不由脱口而说:“喀喇沁川真是风水宝地,冬夏常青,树上还长树。”于是,冬青便有了树上树的美名。
2.轿厅 
 “欲平天下岂鞍马,须问轿前是路人:轿厅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为王府存放骡轿、轿具之所,又有”过厅“之称,后檐墙为板壁,与其他建筑形制有所不同,现已辟为喀喇沁旗旅游景区风光板壁,轿厅前置月台与仪门之间甬道相通,是迎送贵宾礼仪的主要地段。
3.回事处 
回事处正厅

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早期为郡王府议事厅,第六代郡王晋亲王爵位后,另建议事厅,此处设为王府回事处,为王府官员签到秉事及协理等处理旗务的场所。

署印协理

回事处西配房,画阔三间,硬山式建筑,原为王府署印协理办公之所。现已辟为清代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历史陈列(一)厅。展示了:蒙旗王公政治,军事鞍马武备,经济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宗教等内容。

管旗章京

为回事处东配房,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与回事处属同时代建造。原为王府管理旗务的章京办公之所。现已辟为清代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历史陈列(二)厅,内容展示了贡桑诺尔布的政绩:“革除前朝弊政,倡导民俗新风,赞成共和革命,维护祖国统一,注重农牧改良,兴办商贸实业,开办新式学堂,建立报馆书馆,支持蒙文印刷,创建蒙藏学校”。
 
 4.议事厅  

    议事厅,又称“银安殿”,王府大堂,前置月台,面阔七间硬山式殿堂,以丹陛桥与回事处连接,本址原为郡王时寝殿,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后,第六代郡王晋爵为亲王,依制改建为七间大堂,成为王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即亲王理政处理公务、接待主要宾客的场所。

   客厅

属议事厅东配房,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早期功用不详,清晚期为王府接待宾客的客厅之一。

    书画厅

议事厅西配房,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早期功用不详,清代晚期后为旺王,贡王的写书绘画之所,并于此处收藏大量古今书画名作。现展出于文藻书画折扇、慈禧皇太后牡丹图轴、礼亲王世铎对联、肃亲王隆勤对联、旺王兰草屏条、贡王集篆屏条、王府集藏画册、[日]吉井荣二母子虎图轴等书画真迹。

   印务处

属议事厅西厢房,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原为王府主要行政机构印务处办公之所。现已辟为内蒙清代王府历史陈列(二)厅。陈列内容分别为:

    文化艺术

清代蒙古王府是一旗的文化中心,不仅是文人荟萃之处,也是蒙古族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集藏之处,有效的保存、创造和发展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近代以来,思想活跃的蒙古王公,倡导新学创办教育,重视文化艺术,对蒙地社会发展进步起了推动作用。

    王府建筑

清代蒙古王府,依制而建,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工艺精湛,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特征,又富有草原民族的艺术风格,是汉、蒙、藏等清代建筑艺术的结晶,又是民间建筑工艺匠人的艺术杰作。

    礼仪风尚

清代蒙古王公位尊权重,声名显赫,王府之内保持着蒙古族传统的封建生活礼仪并依日、月、季、年祭祀天、地、山、火等,自然神灵和尊奉喇嘛教,每逢岁时节令,重要寿诞等吉日除隆重祭礼外,还要举行那达幕等全民性娱乐活动。

客房

属议事厅东厢房,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早期功用不详,贡王时为王府接待宾客的客房。现已辟为内蒙清代王府历史陈列(一)厅。陈列内容分别为:

    王权政治

清代蒙旗皆由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和勋臣家族后裔任扎萨克(旗长)他们坐镇王府,对蒙地实行统理之责,同时多位居高爵是世世承袭,威福无比,这是清代蒙地特有的政权。

    军事武备

清代蒙旗王府,武备器械精良,蒙古骑兵骁勇善战,不仅有效地维持旗内社会治安,也是清王朝问鼎中原统一天下,巩固北疆的重要武力,这是清廷重视蒙古族,礼遇蒙古王公的重要原因。

    蒙旗经济

清代蒙旗以传统的畜牧业经济为支柱,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多种经济作为补充。近代以来蒙旗王府学习国内外先进科学和生产技术兴办采矿、纺织等实业振兴蒙旗经济,这一切构成王府的经济。
5.第五层院落  
膳食厅

属承庆楼东配房,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为亲王,福晋等用膳(饭厅)之所。

侧福晋居室

属承庆楼东厢房,面阔五间,前置檐廊,大木硬山式构制。清代早期功用不详,清晚期为侧福晋生活起居之所。室内装修十分考究。

承庆楼

王府后罩楼,面阔五间,建于康熙年间,曾多次重修,为硬山式单檐二层建筑。东西配房与其联建成一字形组合布列,此楼又称佛堂。一层为王府秘藏古玩珍宝、御赐物品之所,二层供养千手千眼观音造像,现奉供王府历代王爷画像。

王爷居室

属承庆楼西配房,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看墙门可通承庆楼。早期为斋房,为王爷礼佛修经之所,后改为王爷居室。

福晋居室

属承庆楼西厢房,面阔五间,前置檐廊,大木硬山式构制。清代早期功用不详,清晚期间为福晋生活起居之所,室内装修十分考究。

喀喇沁右翼旗扎萨克与清室累代联姻,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第三代郡王葛尔臧尚圣祖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第十一代亲王旺都特那木济勒娶清室礼和亲王全龄之女(世铎之妹)为福晋。第十二代亲王贡桑诺尔布娶清室肃良亲王隆勤之女(善耆之妹)为福晋


Google
 
上一篇:阿拉善景区景点
下一篇: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7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77]
 · 北京大观园 [3651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4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28.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