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内蒙古 >>内蒙古人文地理

游历乌海秦明长城遗址
  发表日期:2022年8月22日  共浏览232 次   出处: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编者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乌海这片沃土上,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多彩的历史文化。近期,我们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好乌海故事”为主题,推出4期精品图文内容,分别为馆藏精品文物、桌子山岩画、小三线军工文化、秦明长城遗址,从不同视角带您领略乌海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与大家一起探寻这座城市文化基因的魅力,以此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高扬文化旗帜、彰显文化优势。

乌海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西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代王朝多在这一地区修筑长城。其中,以乌海凤凰山秦长城、二道坎明长城最有特色,他们雄踞大漠,控扼黄河南北,战略地位显赫,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在北方地区修筑长城,从贺兰山东麓过黄河延伸至桌子山地区,将整个桌子山包围了起来。秦朝占领桌子山地区,掌控了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的制高点,既可监视活动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羁縻部族,同时也起到防御黄河以西匈奴人的作用。

乌海境内明长城分布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黄河东岸,沿平坦的河谷由南向北穿行。沿线及附近共发现明代烽火台4座,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红墩、东红、大桥、二道坎烽火台。

❶ 长城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修筑长城既是一种防御策略

更体现了古人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这段长城用他雄伟的身姿抵御了外敌入侵

为乌海地区的先民带来幸福安宁

(乌海秦长城分布于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分为凤凰岭秦长城、苏白音沟秦长城和巴音温都尔山秦长城三部分)

(西桌子山长城1段秦长城遗址)

当烽火台上的狼烟燃起时

无声的战报传向远方的军营

炮火硝烟、战旗烈烈

长城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日升月落、沧桑变迁

他始终像一道钢铁脊梁

守护着这片大地

(桌子山秦长城墙体总长度为95千米,墙体沿线调查烽燧10座、障城2座)

(秦长城绝大部分系石墙,墙体普遍窄小低矮,基宽多在1.1-1.3米,高多不足1米)

(秦长城也是一条地理环境分界线,农业和牧业在这一带交错发展,互相促进)

❷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

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古往今来

关于长城的名诗名句数不胜数

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写道

“不到长城非好汉”

也许长城并非远在天边

他就在我们脚下

(红墩烽火台位于海南区巴音陶亥红墩子村南约5公里处,高度为7.8米)

(远眺红墩烽火台)

(夕阳余晖映照下,烽火台庄严又霸气)

(从不同角度看红墩烽火台,会有别样的美感)

清风拂过桌子山

掠过乌海湖

古老的时空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残缺的断壁上保留着岁月的痕迹

他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留下了宝贵的遗迹和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成为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❸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

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他像一条矫健的巨龙

穿过崇山峻岭、跨过茫茫戈壁

历经两千余年,纵横十万余里

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堪称世界奇迹

(明代二道坎烽火台位于西桌子山水泥厂约3公里、黄河远航二队西北约800米的高地平台上,高约15米)

站在二道坎烽火台边

曾经守卫边疆的雄关被历史的风雨剥蚀成了断垣残基

但雄浑的气势仍然撼动人心

(东红烽火台,位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东红村,整体为红黏土夯筑而成,现高9.3米)

步入新时代

长城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长城精神因此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这种精神包括:

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

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

(见证历史的烽火台好像战士的化身屹立在荒漠戈壁中,威风凛凛、正气浩荡)

乌海地区的秦明长城遗址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紧融合在一起

长城精神在这片热土上扎下了深深的根

在乌海人民心中结出了沉甸甸的果


Google
 
上一篇:包头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线路推荐
下一篇:倾听内蒙古——炎炎夏日里的多伦湖之恋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20]
 · 北京大观园 [3654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8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56.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