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内蒙古 >>内蒙古人文地理

非遗|南文述:让“非遗”古乐曲音乐再现华彩
  发表日期:2022年8月22日  共浏览144 次   出处: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积极保护传承古乐曲音乐,让积淀千年文化的历史韵律在现代社会中奏响,既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延续了历史文脉。

炎炎夏日,伴随着古朴悠扬的古乐曲声,小编走进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七台镇“非遗”文化街内的古乐曲工作室,78岁的古乐曲“非遗”传承人南文述正在带领学员学习演奏古乐曲《将军令》,室内板胡、中阮、巴乌、笙、埙、三弦、鼓等乐器或厚重低沉或清脆悦耳,有时又相融和鸣,生动演绎着边塞古战场上战士保卫家国的壮志豪情。

南文述(右二)和学员们们一起演奏古乐曲。

古乐曲音乐源于唐朝宫廷,最初为宫廷娱乐、指挥作战所用,后传入民间,以其悠扬清雅、气势磅礴、激烈紧凑、庄重平稳等显著特点和演奏方式,奏响于婚礼、葬礼以及其他大型活动中,是内蒙古中西部、以及晋北地区具有历史特色的民间乐曲。

南文述为学员授课。

南文述介绍:“古乐曲音乐使用共识谱记录曲调,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其中很多曲目已经失传了,像《折桂林》《收江南》《上唐鼓》《将军令》《摆队》等曲目有幸传到现在。可惜的是现在很少有人去演奏这些古乐曲,这些曲目也濒临失传。”

南文述从小酷爱音乐,深感传统音乐的魅力,为了让千年古韵律更好地绽放光彩,润泽当地群众的精神世界,南文述退休后长年收集、整理古乐曲音乐相关资料,学习、传承古乐曲音乐演奏,在全县范围内共收集到七十余首。商都县大力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工作开展后,为南文述免费提供了工作室,南文述在此开办了民族乐器培训班,为感兴趣的群众义务教学。目前已有学员60余人,2022年古乐曲音乐申报成功为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当地群众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南文述与学员们讨论古乐曲。

在南文述的培训班里,七台镇居民武宏已经学习了三年。她说:“三年里,我通过认真学习和反复练习,已经学会了笙的吹奏,接触古乐曲音乐时间越长,我就越能感受到古乐曲音乐的魅力。音乐里古战场上将军、战士浴血奋战,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用生命守护家园,这样的家国情怀始终根植在我们的基因里。”


Google
 
上一篇:美图丨夏日呼伦贝尔 景美如画
下一篇:文博丨生动诠释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0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03]
 · 北京大观园 [3653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6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03.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