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山西省 >>山西人文地理

乔家大院((祁县)
  发表日期:2022年8月21日  共浏览305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乔家大院简介

   

  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而令世人瞩目。这些精致无比、保存完好的宅院,以它们永远的真实,期待着我们对三晋文明史的阐释,期待着我们对晋商辉煌史的解读。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城墙、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宅院。这些宅院都有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说“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兵马俑,祁县有民宅千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的民居,集宋、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全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地处美丽富饶的晋中盆地,是一座汇集晋商历史风貌,反映明清时代特色的民居精品。景区在发展、恢复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旅游格局:“四堂一园”,总占地面积为24000余平方米,即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及花园,全面展现乔家大院悠久的历史风貌、典雅的建筑风格、精湛的雕刻艺术、纯朴的民俗民风。

  

  乔氏“在中堂”,是清朝闻名海内外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保存完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全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 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呈双“喜”字型,是一座全封闭城堡式建筑体。屋与屋衔接,院与院相连, 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是一座集中体现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宏伟建筑群体,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乔家大院馆址设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1986年对外开放。

  在“科学保护、合理修缮”的原则下,为再现乔家大院原有的历史风貌,在原址的基础上恢复了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及花园。“德兴堂”呈“寿”字结构,共有5个大院,8个小院,159间房屋;“宁守堂”和“保元堂”共有7个大院,13个小院,259间房屋;“花园”亭、台、楼、榭,风格古朴。

  从1986年建馆初期到现在,乔家大院不断开拓创新,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前提下,通过激发大院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潜在资源优势,以“展现晋商大院,传承晋商精神”为主线,突出地方民俗特色,从增加大院的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等方面着手,展出十大系列内容:农耕习俗、岁时节令、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商贸习俗、民间工艺、豪门陈设、乔家历史、戏剧秧歌、专题展览,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明清时期山西晋中一带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本馆文物藏品包括明清书法、绘画、瓷器、铜器、陶器、竹木器、金银器、石器、货币、玉器、玺尔及织绣等,其中展品“犀牛望月镜”、“九龙灯”、“万人球”属稀世珍宝,格外引人注目。

  乔家大院以建筑格局的精巧,民俗文化的传承,晋商精神的魅力,凸现出大院特色,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馆20多年来,吸引众多剧组,《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赵四小姐与张学良》、《乔家大院》等40多部影视剧曾在此拍摄。乔家大院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优秀文博单位、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质量等级AAA企业、山西十大文化品牌等。

  

景区地址
  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
最佳旅游时间
  6——9月
开放时间
  (6-9月)8:00——18:30 ;(其它月份)8:00——17:30
 
   
交通信息
  距省会太原50公里,离祁县火车站有11公里;从太原到祁县、平遥、运城的公交车都经过乔家大院;大同——运城、太原——长治2条高速公路和108国道、208国道
旅游提示
  元宵节期间:设有社火活动。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

Google
 
上一篇:大同市云冈石窟(5A 世界文化遗产)
下一篇:芮城永乐宫((4A)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1]
 · 北京大观园 [3624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01.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