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北京剧场建设驶上“快车道”
  发表日期:2022年7月20日  共浏览203 次   出处:北京晚报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央歌剧院剧场开幕迎客、由大华电影院升级而成的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重张、北京歌剧舞剧院将在东三环原址重建“艺术之舟”……近日,北京剧场建设频传喜讯,一批批新剧场开张、落成或取得立项,不仅调动了各大文艺院团的艺术生产力,也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大戏看北京”这张名片愈发闪亮,北京剧场建设进入“快行道”。

近年来,北京一座座新剧场开张迎客,一处处老戏院转型亮相。从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到顺义大剧院,从吉祥大戏院到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从正乙祠戏楼重张到中央歌剧院剧场亮相,对广大市民来说,出门看戏、听音乐会,除了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天桥艺术中心、保利剧院、梅兰芳大剧院等熟悉的剧场,有了更多、更具特色的选择。

目前,位于陶然亭公园附近的北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落户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的北京国际儿童艺术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进行维修改造,北京交响乐团落户台湖演艺小镇,北京歌剧舞剧院原址重建项目已得到市发改委批复,中国杂技艺术中心、京南艺术中心都在推进之中。此外,位于工人体育场东门南侧的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厅也在建设中。

大戏看北京,剧场先搭台,剧场建设有效缓解文艺院团驻场演出难、排练难等问题。目前,北京剧场分布越来越广,天通苑、亦庄都有了剧场,2021年顺义大剧院开张,填补了顺义区综合性高端文艺演出场馆空白。一年多来,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京剧院等文艺院团登台顺义大剧院,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看到了精彩的节目。未来,被誉为“文化粮仓”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将在通州开门迎客,包含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露天剧场等多个剧场的剧院,集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艺术普及教育、文化交流体验功能于一体,将极大丰富副中心市民的文化需求。 本报记者 韩轩

●演出·现场

入伏夜,龙泉古刹听阮咸

沿着模式口大街向前,转入模式口北街,再循一段山路向上,古朴的山门安卧于蟠龙山上,熏风吹过古树下悬挂的风铃,琴声伴着蝉鸣交织成难忘的夏夜回忆……7月16日晚,在位于石景山区蟠龙山的龙泉寺中,一场即兴的阮咸音乐会试演给观众留下了独特的体验。

晚7点,阮咸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冯满天端坐正殿中拨动阮咸,悠远的琴声响起,钟声铃声不时闪现,空灵的回响引领着观众抛却城市的喧嚣疲累,神思如临山巅云端。随着音乐推进,夜色降临,灯光营造的“烛火”朦胧摇曳,这方闹中取静的天地更加如梦似幻……

“在树下,在泉边,中国古人就是这样听琴的。”身处天地之间,冯满天更加自由无拘,他的演奏完全即兴。“每一个音都是从自然中‘下载’的。”这个系列实景演出被暂时命名为“龙泉乐满天”,接下来,在二十四节气、特定节日等时间节点,冯满天将继续用音乐带领观众追寻古人的足迹。

“我们的初心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古朴的建筑与流动的艺术结合,再加上青山秀水,这是对‘文旅融合’概念的一种诠释。”龙泉寺项目投资方上德无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于安安说。目前,除了受邀而来的“龙泉乐满天”系列实景演出,龙泉寺还集聚了其他凝聚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资源,古老的建筑空间被充分利用,激发出了更多可能——西配殿里,京剧四大行当的行头精致夺目;东配殿里,画家王犁犁创作的巨型油画《中国京剧》展现着国粹的源流;与绿树清泉相伴的茶社也投入运营。 本报记者 高倩


Google
 
上一篇:北京:中轴线申遗名录文本已完成 传中华美名
下一篇:龙潭三湖犹如明珠,令京城增辉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7]
 · 北京大观园 [3646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103.51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