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户外运动 >>北方户外目的地

游走山西之应县木塔
  发表日期:2022年7月4日  共浏览145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应县木塔

  辽代文化街,远远的就能看到木塔。

  一派商业繁荣的景象

  木塔、商业街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浮图宝刹

  蓝天下寺塔显得分外庄严肃穆,无人的广场平添了佛家的神秘。

  佛宫寺的山门(天王殿)

  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

  明间置一大肚弥勒佛

  东、西两山墙前各塑二像

  南方增长、东方持国天王

  西方广目、北方多闻天王

  佛教护法神四大天王,民间象征风调雨顺。

  天王殿倒座韦陀护法天神 天王殿中的塑像均为现代塑造,神形不兼备,美感不强。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

  应县木塔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过天王殿,高耸的木塔完全呈现在面前。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高67.31米,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木塔局部

  给人以下盘稳定的感觉,怪不得木塔矗立多年不倒。

  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不失凝重。

  木塔平面示意图(网络图片)

  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交代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线条。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

  塔内平层(暗层)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

  有人估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约3000立方米。

  塔的内槽与外槽 (图中的木棍为后来加的)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

  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

  木塔北面的大殿

  大殿在一个独立的院子里,院门的额匾上书三个大字“第一景”。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


Google
 
上一篇:广武村迤北汉墓群
下一篇:秋游平鲁人马山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2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03]
 · 北京大观园 [3662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6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01.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