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内蒙古 >>草原文化

蒙古长调 大草原的空灵绝唱
  发表日期:2009年1月13日  共浏览511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赞马、酒歌等方面,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制。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也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都是乐段体的长调民歌。

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听着这动人的歌声,我们仿佛看到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勤劳的牧马人驰骋在成群的牛羊边,挥起手中的鞭子……那般景象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这悠扬的曲子就是蒙古长调。

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长调整个曲调风格非常开阔,节奏非常自由,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令人陶醉。”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说,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人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美学的感悟。“蒙古长调词少腔多,四句话可以唱好几分钟,让自己的身影与草原融为一体。”乔建中介绍说。在蒙古长调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华彩装饰(如前依音、后依音、滑音、回音等)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蒙古语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蒙古长调可以即兴发挥,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乔建中说。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段泽兴说,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蒙古人听到长调,都会体味到其中那份独有的激动与苍凉。

蒙古长调大师拉苏荣说,长调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它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专家认为,作为草原上的民歌,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堪称蒙古音乐的“活化石”。其内容往往比较严肃,感叹自然、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绝无媚俗轻浮。

蒙古长调通过演唱者的歌喉得以传承

蒙古长调同样的作品因不同人演唱可以风格迥异,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身上。现在著名长调演唱艺人、流派代表人物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的保护与发展。今年10月27日,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因心脏病突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逝世。老人没有看到今天的“申遗”成功,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哈扎布族姓孛儿只斤,是成吉思汗黄金氏族的一支。“哈扎布”是藏语“天的恩赐”之意,1922年,他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自幼就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哈扎布参加锡林郭勒盟文工团,后调入内蒙古歌舞团,成为国家一级演员。作为草原传统声乐流派的杰出代表,他创造性地发展了长调演唱方法,将其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为长调歌曲唱法走向系统化、创立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哈扎布的代表曲目有《走马》、《苍老的大雁》、《圣主成吉思汗》等。

叶圣陶早在1961年就有短诗《听蒙古族歌手哈扎布歌唱》,描写了哈扎布的歌声:“他的歌韵味醇厚,像新茶,像陈酒。他的歌节奏自然,像松风,像溪流……”1996年,著名诗人席慕容拜访歌王后也饱蘸深情地写道:“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乌兰夫同志称赞哈扎布为“人民的歌唱家”。上世纪9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给哈扎布“歌王”头衔,而在民间、在众多长调歌迷的心目中,这顶桂冠早已非他莫属。

除此之外,他还长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长调歌手。我国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拉苏荣、德德玛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令人遗憾的是,他生前编写整理的380首长调和半人多高的唱片均在“文革”中被销毁,他本人也没有留下一张完整的唱片。而他所擅长的潮尔道(长调的一种)也濒临灭绝。
   长调的原生环境正在消亡

“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拉苏荣说,“离开草原是找不到长调感觉的,如果只有坐在沙发上的感觉,没有骑在马背上的感觉,是体会不到长调意境的。”在内蒙古,民间会唱长调的人日益减少,长调理论研究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对长调系统盘点工作的缺乏,成了保护这种宝贵文化资源的困难所在。

随着蒙古族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昔日的草原正在变成农区、城市,长调逐渐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另外,由于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各种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草原深处渗透,哺育了无数代长调歌手的草原“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目前,曾一度繁荣的东土默特部、科尔沁部、蒙郭勒斤部长调已基本消失,只有极少数老人、专门研究者略知一二。

“在内蒙古,民间演唱长调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都喜欢流行音乐。如今的牧民几乎家家有电视机,相当一部分家庭拥有VCD。他们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身边的音乐也从单一变得多元化。”段泽兴说,“长调的原生环境正在日益消亡,如果不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长调只会随着文明的演进而走向自然消亡。”

专家们认为,尽管有大量的爱好者、有志之士自发进行长调研究、整理、理论探讨,但是对蒙古长调艺术的抢救、保护必须由政府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效果。资料记载,过去很多蒙古王府专设歌手班,虽然是为了享乐,但为传承和发展长调艺术起到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投入专门力量保护长调,文化部门也举办了多次长调比赛和长调研讨会,一些艺术院校相继开展了长调民歌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1992年,长调民歌作为《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的重要部分出版。长调保护的力度、广度自然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可是与客观要求相比仍嫌不足。

“注重传承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长调艺术遗产的动态保护,就是拓展。”致力于蒙古族美学研究的内蒙古社科院学者满都夫说。 近些年来,歌坛劲吹“草原风”,德德玛、腾格尔、斯琴格日勒……他们的歌曲正是因为有了草原文化的滋养,深受广大歌迷喜爱。专业人士可能会分辨出其中蒙古长调的痕迹,但更多的听众表示:我们是想从中寻找回归自然的感觉。受此启示,一些人开始用商业化的手段来考虑长调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Google
 
上一篇:内蒙古风味小吃
下一篇:马头琴长调渲染美丽草原之夜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1]
 · 北京大观园 [362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75.0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