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华夏人文地理 >>新疆人文地理

伊宁的形象窗口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发表日期:2022年6月7日  共浏览9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喀赞其简介:

  “喀赞其”,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铸锅为业的人”。喀赞其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南市区,是伊宁的形象窗口。据了解,在22平方公里的南市区,大约居住着10万余人,其中77%为维吾尔族,另外23%主要是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回族等。

  据介绍,在南市区逐渐形成的200多年历史中,这里的维吾尔人主要以手工业为生,他们铸锅、打水桶、建囊坑、制箱子、做皮鞋,还手工打制哈萨克人需要的马鞍等。如今,这里的部分维吾尔人,仍然继承着祖业,并以此作为生活的手段。这种古老、朴实、原生态,仍然是喀赞其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是后工业时代人类在城市中保存的已不多见的静土。

  关于该景区的开发建设,是伊宁市党委政府依托浓厚的民俗资源和喀赞其多民族长期聚集的历史文化背景,遵照国家5A级景区评定标准,历时两年,倾心打造的以体验感受民族风情和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原生态大型人文景区。2008年5月15日,伊宁市南市区的大门楼上,正式挂出了这样一块牌匾:“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并且正式接待海内外游人。

  “马的”是民俗旅游区的一景,维吾尔语为“哈迪克”。因受地理环境影响,北疆不适宜毛驴繁衍,却为天马大展雄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马车作为代步工具,开始进入家家户户的生活,居民出行十分方便。各族人民爱马成痴,将马称为天马,上坡走崖之后,总是停下来,让马喘一口气,歇息一下。因而,多年以来,马具市场长盛不衰,成为居民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马具店在长街右侧一字排开,店内马鞍、马鞭、缰绳、肚带、辔头一应俱全,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漫步街巷,四处可见非常高大的白杨树,有的粗壮叶茂,年代久远;有的则尚在幼年、青年时期,但无一例外,都是笔直参天,郁郁葱葱,所有的枝叶一律向中间收束,完全没有内地白杨树的那种张扬、狂放,它是那样的文静,甚至还带着一丝羞涩。但它的生命却是那样坚强,历经战火、迷乱、雷雨、干旱、饥渴而其志弥坚,全面展示着一派强者之势和英雄情怀。当年,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从苏联回国,路过伊犁,为白杨树的一腔豪气所感动,写下名篇《白杨礼赞》。伊犁白杨啊,何其有幸。


Google
 
上一篇: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 将军府遗址
下一篇:巴里坤八景黑沟的简介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8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32]
 · 北京大观园 [3626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4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10.9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