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岩位于安溪县蓬莱山,离县城20公里。相传清水岩始建于北宋,为三层楼阁式,依山而筑,下临深壑,呈“帝”字形,有99间,面积3200平方米。一层为昊天口、二层为祖师殿、三层为释迦楼,三层两边各有檀樾厅、观音厅、芳名厅。整座建筑红墙绿瓦,飞檐翘角,装饰精美。殿前壁上浮雕着金鱼戏水,百鸟飞翔,垂红飘绿,月照荷塘等石刻。殿内翔龙蟠柱,彩绘斗拱,古朴典雅,风格奇异,荟民间工艺之精华,集古建筑艺术于一体,是宋代遗留至今的光彩夺目的艺术精品。殿后有宋建清水祖师骨灰“真空塔”,上有新筑三重檐方亭。整体建筑隐在青松翠竹之中,危楼重阁,烟云缭绕,气魄磅礴,典雅壮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
相传清水祖师俗姓陈,名应(一说为陈昭或陈昭应),法名“普足”,宋仁宗庆历四年生于福建省永春岵山。陈应自幼在大云院出家,经大静山明松禅师指点,在麻章施医济药,普救贫病,被尊为“麻章上人”。禅师云游至此,见泉石清冽,便于此修行。宋神宗元丰六年,清溪大旱,他祈降甘霖,因此被尊称为“清水祖师”。相传祖师曾四次受到宋皇敕封,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封号。
另根据台湾三峡祖师庙说明,清水祖师是北宋京都开封府祥符县人(今河南开封),曾追随文天祥义举勤王,英勇抵挡元兵,转战大江南北,是抗元扶宋的民族英雄。清水祖师生前隐居于福建清水岩,死后明太祖追念他功在国家,敕封为“护国公”,昭命安溪县清水岩建立祠堂崇祀,因此安溪人称他为“祖师公”,其庙宇称为“祖师庙”,闽南一带多称为“乌面祖师”。台湾则称为“祖师公”、“祖师爷”,全岛近百座的清水祖师庙中,祖师爷的分身别称“三代祖师”、“蓬莱祖师”、“显应祖师”、“照应祖师”、“辉应祖师”、“普庵祖师”。东南亚华侨聚区如马来西亚槟城闻名的“蛇庙”,也供奉清水祖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