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之楚庭,一个延续了2223年的南粤名都。我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广州,一份极其深邃的情结,说不清,道不明。于此,徐徐地想去寻找那一些只属于广州的故事。过客匆匆,很多人从广州以外到来,又从广州离开,喧嚣的都市里,有谁会注意广州的深沉与魅力,又有谁可以述说广州千百年的文化?
朋友问我,广州为什么又称“羊城”?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来,十分惭愧!大概的典故我还略知一二,可惜就是不能有声有色地告诉他,只得惭愧!鉴于此,我又翻阅了有关广州的历史。
假如不细看关于广州历史文化的书籍,我根本就不知道,广州最古老的城市名称叫做“楚庭”,这个名字比起“羊城”、“花城”、“穗城”的历史更为久远。“楚庭”这个名称,我特殊喜欢,总感觉这个名字很诗意,却很难从这个名字中读懂现时代的广州,究竟,这个名称只属于2000多年前的广州。
打从对广州这个城市产生浓厚的感情之后,脚步便无法停留在圈定的地方了,我时常走在广州带有时代气息的土地上,不知不觉间已经走遍大半个城市。看着广州的飞速发展,让人欣慰又让人高兴。发展,意味着进步,进步的同时,又意味着好多历史产物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被淘汰。对此,一边欣慰,一边唏嘘。
广州的水土养育了我,给予我成长的天地,我深爱广州,我对广州无比依恋,即使去到其他的城市,对广州的牵挂也没有减少半分。每当别人说广州的不是,说广州的不好,就很想去辩驳:“你真正了解广州这个城市吗?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还留在这个城市里生活?……”当然,这些话没有说出来,一来出于言论的自由,二来出于对广州差评的包容,三来要以此去做好自己,为更美好的广州出自己应出的那分力。广州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广州的不足之处也是相对存在的,我们总不能一概而论。曾有一位还没到过广州的朋友把广州形容为一个大染缸,我可以理解他所说的这个大染缸是无论谁跳进去都会被染成五颜六色。对此,我没有去辩驳,因为他没有真正了解广州,对于一个从没来过广州生活过就说广州不好的人,我一笑置之。我相信,广州的文化,广州的发展,只有真正了解广州热爱广州的人才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秦牧的《花城》让那些不了解广州的人知道了广州的年宵花市。花市的热闹特殊,花卉买卖的兴盛表明人们正乐于用花卉装点自己的幸福生活,享受美好生活的漂亮和温馨。如此看来,养花种草便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时尚,而我也时尚了一回,把养花种草融入到我的生活里,花草清丽为我平淡的生活平添几分姿色几分乐趣。“那千千万万朵笑容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买了花的人把花树举在头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异的花流。”作家如此出色的一段描写,在广州的花市中,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生气盎然的春天气息,而且还有花市的动感。对我而言,这仅是魅力广州的部分而已。
白云山、余荫山房、黄埔军校、黄埔古港、琶洲会展中央、琶洲塔、大学城、小洲村、广州木构水闸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石室(圣心教堂)、沙面、二沙岛、星海音乐厅、中山纪念堂、光孝寺、陈家祠、南海神庙、农讲所、孙中山文献馆、万木草堂、古海岸遗址……
只要在广州,脚步不停留!
楚庭、羊城、花城、穗城、广州,还是广州,还是我深受的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