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而成,原名“鹭鹚径”。它长约250米,宽不足4米。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24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立于街中央,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为“一国两制”分界线的标志。
“不到中英街,枉到深圳游”,上世纪80年代流传的这句话,是对“中英街”辉煌历史的写照。曾被人们称为“特区中的特区”的“中英街”以其“一街两制”的独特政治历史著名于世,其四周还有其他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有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界碑、古井、碉堡和警世钟等人文景观和吴氏宗祠、天后庙和老街故巷等民俗风情景点。
进入“中英街”,不论是深圳居民(沙头角居民除外)还是游客,都要办理由公安部门签发的“特许通行证”。虽然在小街的深圳一侧有牌子标明“不准越界”,但是游客仍旧可以跑到香港一侧的店铺购物
在香港回归前,由于政府对该街实行免税政策,这条小街成为远近著名的购物胜地,价廉物美的黄金首饰和进口电器一直是游客们购买的焦点。除黄金饰品外,食品、日常用品比别处也要便宜。随着内地市场货品的不断丰富,“中英街”市场的优势不比从前,但有不少商品的价格仍比其他地方便宜。不过,奸商、导游联手骗局 游客购物遭欺诈的事例也很常见。
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对内地游客开通自由行,“中英街”的特别涵义和购物差价优势丧失殆尽。2006年4月,深圳一侧的130家店铺选择了集体关张,“中英街”终于完成其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