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甘肃省 >>甘肃综合旅游信息

崆峒山游记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9日  共浏览598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编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前几日陪父母去了一趟平凉的崆峒山游玩。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邻西安,西接兰州,南靠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 ,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 美誉。

我们早上坐宝鸡到平凉的火车,7.40发的车,经过漫长的等待于12.00到达平凉。下车后老爸就感叹平凉变化真大,看来 随着行、游、住、食、购、娱系列化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平凉已经成为甘肃东部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点城市。

我们坐1路车到达汽车西站,下车后坐了一人五元的小面的去崆峒山,不到30分针就来到售票点,票价为每人120元,淡季为每人60元。挺合理是老人可以凭老年证免票,但是上山坐的车单程是要掏20元,我们坐着车沿后山修筑的的公路乘车至中台。山路回旋如螺,却又曲径通幽。来到中台,在中台有吃饭休息的地方,饭菜分量很足,价格也合适,接下来就是游山。

整个景区集北雄南秀于一身,融自然美和人文美于一体,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巧。崆峒山历史悠远,相传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处,人文始祖轩辕皇帝曾登临问道,秦皇、汉武亦寻访仙迹,历代官宦显达、文人骚客仰慕登临者甚多,存留的诗画、碑铭、遗迹、文物不可胜数

 崆峒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峰林耸峙,危崖突兀,沟壑纵横,东、西、南、北、中五台形似莲花,四周展开。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央,海拔1894米,地势平坦宽阔,视野开阔。主峰马鬓山叠居于五台之上,气魄磅礴,直插云天。东面棋盘岭,相传为广成子、赤松子对弈的地方;西面苍松岭,斜下直插泾河,因而又称“龙吸水”;北面舍身崖,又名“鹞子翻身”,极为险峻;西北面笄头山,酷似古人头上的发髻,崆峒山古称“笄头山”就是因此而得名。


崆峒山处处胜景,春季桃花满谷,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漫山红叶,冬季银装素裹,四季景色宜人,是观光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去处。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矗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奇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雄伟,底蕴丰厚。

灵秀的山体和漂亮胜景养育这里人,他们很淳朴、热情。很细心的告诉你所想知道的事 ,山上非常干净,我们一路见到了很多的清洁工,他们把崆峒山保护的非常好。
下山时以是6点左右,我们在中台坐车回到山下,又由小面的返回市里,找了家宾馆住下,缓解满身的疲劳。

第二天一早,老爸又带我们去了柳湖公园,柳湖是陇东闻名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若沿着石阶幽径信步漫游,只见柳荫葱茏,湖光潋滟,花圃错落,掩映迷离,亭台玲珑,划舟轻泛,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至暮春时节,柳絮轻飘,弥漫湖柳,被人们誉之为“柳湖晴雪”,列为平凉八景之一。听着老爸讲柳湖的历史背景,我们融入当地人的晨练中。
晨练完后,就去吃当地的羊肉泡。当地羊肉泡讲究用料精选细做,配以豆腐、粉条、葱、韭、蒜以及辣子、油、盐、酱、醋等。享用时,铜火锅内汤料翻滚,进餐者将羊肉薄片及其他备料放入锅内,顷刻即熟,食之不膻不腻,香脆宜人。

接下来我们去了平凉的博物馆,它位于平凉市城东原明代韩王紫金城旧址------宝塔梁上。里面现有历代青铜器.陶瓷器.,铁器,玉器,金银器,石器和皮影等重要文物一万多件,馆内有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宋代天圣铜钟,明代宝塔,明代石碑坊,清代砖雕牌坊等文物景点,是值得看的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博物馆。

中午1点40坐火车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崆峒山,离开平凉。


Google
 
上一篇:敦煌 沙漠中璀璨的文化奇迹
下一篇:西汉酒泉胜迹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2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7]
 · 北京大观园 [3623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25.78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