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六百年风雨德胜门,北京人保留下来的记忆!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7日  共浏览178 次   出处:墙根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北京有句老话说:“先有德胜门,后有北京城。”不知这话是不是属实吧。但这里,对于好多北京人来说,大多数的回忆,是城里城外匆匆而过的换乘站。而如果您家就在德胜门,出门就能看到它的箭楼,一代代生活在这里,对它的感情,是用文字都无法表达的。

以德胜门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南边儿,我们爱叫“德内”;是“蒋养房”、刘海胡同、厂桥至平安里这一带。东起“果子市”、“铸钟厂”到鼓楼的东大街。西边儿是“积水潭”、“豁口”至西直门大街,而德胜门正对着的,则是“德外大街”。它是从“关厢”、“祁家豁子”、“马甸”至“昌平”。传说李自成当年就是从这条街进入北京城的。

这座城门,一直屹立到今天,哪怕搬走了,路过二环,或从这里出城去郊区,再或是回城每次堵在这路口,都会多一眼留给它!这可能就是德胜门的魅力所在。

德胜门是内城的北(城墙)西门,明初将元大都健德门南移修建。1915年拆除瓮城。1921年拆除城楼。1955年拆除城台。1979年拟拆除箭楼后得以保留。 

据说当年德胜门箭楼尚未被列入文化保护单位的名单。但古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深知箭楼的价值。他在信中曾给当时的领导写过:“德胜门箭楼,是世界名都北京除前门外仅存的明朝箭楼,是北京城四面八方的重要‘对景’或‘借景’,应迅速组织领导、专家慎重评议,综合研究,妥善保留。”郑孝燮的建议受到重视,并很快被采纳落实。

与德胜门相关的还有北城墙(德胜门迤西)的一段,城墙斜向西南。如今好多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景了发2张城墙斜向西南的老照片。

多壮观的城墙!再往右,就是西直门了。如今留在记忆里的,是永远缓缓车流通驶的二环。

生活在这里的人,几代人的生活都围绕着“箭楼”他们的记忆都跑不出去这里。

在德外长在德外的他们,如果看见这些德胜门箭楼的老照片会显得格外亲切,因为他们是有幸爬上去玩的一代,见识过箭楼后面还有火车道,还有老城墙的残崖断壁,“穷德胜门,烂果子市,不开眼的汤儿胡同”。“德外商场对过是少年宫,少年宫边上是清真寺,再往北有个国营的杂货铺子,春节铺子里卖烟花爆竹。”

德外就一个大商场叫德外商场,正对着东边元顺长付食店。洒铺在西三元旁边,对着后叫安德路那丁字口(原叫大市口)我们叫黄门,里边卖点心也有酒。这片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还有德外浴池,德外的西三元小吃店!“西三元”的小吃绝对是琳琅满目:油饼、糖油饼、蜜麻花、糖耳朵、油酥火烧,螺丝转儿,豆面丸子、炸豆腐、豆浆、豆腐脑。。。

要说起德外吃食,惠四爷的炸黄花鱼在当时也是一绝,黄花鱼炸完了往出一摆,嘿!

让您流哈拉子,买一条,咬上一口,就会露出雪白的蒜瓣肉,呵!是真的鲜香啊。

前胡同,后胡同,西胡同,弓箭会馆,冰窖口,挑水胡同,西河沿,大市口,小市口,六铺炕,太平湖,人定湖……这些德外的人记忆里一定都有他们,

还有那条“冰窖口”胡同,每年冬季从积水潭窖来的冰储存于此。供皇宫夏天镇热用。古代没有制冷设备,大殿內放几块冰降温,也是一不错的方法。这个冰窖场一直延续到70年代,每年夏天,出德胜门走不多远有一丁字路口,东拐就是通往安定门的大街。

能记起老德胜门的北京人,一代代渐渐老去,而北京城的回忆,都是靠这些留下的建筑筑起的,每次路过北二环,和德胜门擦肩而过的是历史,是那些老北京人根深蒂固的记忆。。。。


Google
 
上一篇:在没有手机的年代,老北京人喜欢玩这个游戏
下一篇:除了猫狗鹿,还有鸟鱼虫……京味儿“玩物”文化有多独具特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0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25]
 · 北京大观园 [3644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156.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