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智
益智益智始载于《本草拾遗》,并指出:"益智出昆仑及交趾国,今岭南州群往往有之。"《图经本草》说:"益智子似连翘子头未开者,苗叶花根与豆蔻无别,惟子小耳。"《证类本草》载有雷州益智子,产地与现今益智相似。李时珍引《南方草木状》说:"益智二月花,连着实,五六月熟。"作者对益智花果物候记载颇为确切。综上所述,古代药材益智基本为一种,与现代药材益智相同。
主产于海南岛山区,此外广东雷州半岛、广西等地亦产。
益智,多年生草本,高1-3m。叶柄短;叶片披针形,长20-35cm,宽3-6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脱落性小刚毛,基残痕呈细齿状,两面无毛;叶舌膜质,二裂,长1-2cm,少数达3cm,被淡棕色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8-15cm,在花蕾时包藏于鞘状的总状苞片内;花序轴被极短的柔毛;小花梗长1-2mm;苞片膜质,棕色;花萼管状,长约1.2cm,先端3浅齿裂,一侧深裂,外被短柔毛;花冠管与萼管几等长,裂片3,长圆形,长约1.8cm,上方1片稍大,先端略呈兜状,白色,外被短柔毛;唇瓣倒卵形,长约2cm,粉红色,并有红色条纹,先端边缘皱波状;侧生退化雄蕊锥状,长约2mm;雄蕊1,花丝扁平,线形,长约1.2cm,花药长6-7mm,药隔先端具圆形鸡冠状附属物;子房下位,密被绒毛。蒴果球形或椭圆形,干时纺锤形,果皮上有明显的纵向维管束条纹,长1.2-cm,直径约1cm,不开裂,果熟时黄绿色或乳黄色。种子多数,不规则扁圆形,被淡黄色假种皮。花期2-4月,果期5-8月。
药品简述
汉语拼音:yi zhi ren。
英文名:Sharpleaf Galangal Frui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oxyphylla Miq.
功效分类:补益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益智子、摘艼子。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肾经。
功能: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采收储藏:定植后2-3年,于6-7月,当果实呈浅褐色、果皮茸毛脱落、果肉带甜、种子辛辣时,选晴天将果穗剪下,除去果柄,晒干或烘干。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炮制方法:
益智仁:取益智仁置锅内,炒至外壳焦黑,取出冷透,除去果壳,取仁捣碎用。盐益智仁:取益智仁用盐水拌匀,微炒,取出放凉。 (每益智仁100斤,用食盐2斤8两力口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用药禁忌:
1、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2、《本草经疏》: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逆由于怒而不因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而不由于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而不由于气虚肠滑,法并禁之。
3、《本草备要》:因热而崩、浊者禁用。
4、《本经逢原》:血燥有火、不可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