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菠萝蜜
菠萝蜜 (英文名:jackfruit, 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又名苞萝、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称为“频那挲”(梵文Panasa 对音),宋代改称菠萝蜜,沿用至今。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现在盛产于中国、印度、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地。我国岭南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及福建、重庆南部有栽培。
菠萝蜜是热带水果,也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达5-20公斤,最重超过59公斤。果肉鲜食或加工成罐头、果脯、果汁。种子富含淀粉,可煮食;树液和叶药用,消肿解毒;果肉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菠萝蜜树形整齐,冠大荫浓,果奇特,是优美的庭荫树和行道树;上百年的菠萝蜜树,木质金黄、材质坚硬,可制作家具,也可作黄色染料。
生长习性
菠萝蜜喜热带气候。适生于无霜炼、年雨量充沛的地区。喜光,生长迅速,幼时稍耐荫,喜深厚肥沃土壤,忌积水。
菠萝蜜的功效
菠萝蜜又名苞萝、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对改善局部血液、体液循环,使炎症和水肿吸收、消退,对脑血栓及其它血栓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肺炎、咽喉炎、视网膜炎、乳腺炎、产后乳房充血、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关节炎、关节周围炎、蜂窝组织炎、小腿溃疡等疾病均有疗效。
别名:苞萝、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益胃生津,止渴。
营养:果肉含糖、有机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菠萝蛋白酶等成分。
用途:用于胃阴不足,口中干渴。
用法:生食,绞汁等。
绿色未成熟的果实可作蔬菜食用。成熟时的可食部分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24.9克,钙25毫克、磷5毫克、铁7毫克等。将其炒熟食用,味美如栗,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菠萝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B1.B2.B6.维生素C、矿物质、脂肪油等。其主要治疗的物质是从菠萝蜜汁液和果皮中能够提取一种叫做菠萝蜜蛋白质的物质。
菠萝蜜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油、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有一定作用。服用菠萝蜜后能加强体内纤维蛋白的水解作用,可将阻塞于组织与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及血凝块溶解,从而改善局部血液、体液循环,使炎症和水肿吸收、消退,对脑血栓及其它血栓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菠萝蜜中提取的菠萝蛋白质与抗菌素及其他药物并用,能促进药物对病变组织的渗透和扩散,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水肿等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肺炎、咽喉炎、视网膜炎、乳腺炎、产后乳房充血、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关节炎、关节周围炎、蜂窝组织炎、小腿溃疡等疾病均有疗效。此外,用菠萝蜜树汁直接外涂局部,可治疗淋巴管炎、痔疮等疾病。
菠萝蜜食用禁忌
食物相克:菠萝蜜和蜂蜜不能同食,两者混着吃会引起胀气,严重还会有生命危险。
该品食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潮红、发疹、瘙痒、呕吐、腹痛、腹泻以及过敏性休克。一般认为和某些个体对所含波萝蛋白酶过敏有关。民间经验,食用前先以盐水浸泡,可免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