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扩展(致和堂膏滋药)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47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扩展(致和堂膏滋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中医《素问直解》曰:“万物替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因此,冬季也就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时期,民间常讲“冬天进补,春天打虎”。 致和堂膏滋药始于清代。清光绪十六年(1890)江阴名医柳宝诒开设“致和堂”药店,制作膏滋药。柳宝诒先生对膏滋药有深入的研究,临证辩证细致,立法有度,多用膏方来调理虚劳病及温热病后阴伤或营阴不复者。其处方严谨,辨病辩证识体务求方人相应,用药以育阴滋补为主而不拘泥。制膏药材讲究,注重药物炮制,用药精准。在其编撰的、由清末大家俞樾(曲园)题签的木刻版《柳致和堂膏丸散膏丹释义》一书中,记载有不少疗效确切、适合各种体质调养的经典膏滋药方及其详细制作方法。 传承至今,致和堂膏滋药保持其特色:一是选用古代经典方、陈方,特别是柳宝诒的经典处方,适当加以调整充实。二是膏方用药地道,精益求精,采用上等药材,确保药材纯真。三是严格采用传统的工艺流程,经过药料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特定的程序和严格的操作过程,原料加工采用传统工艺,操作全凭经验掌握。
|
|
|
上一篇: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姜思序堂)
|
下一篇:宝卷 扩展(吴地宝卷)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