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棉纺织技艺 扩展(南通色织土布技艺)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5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传统棉纺织技艺 扩展(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广泛分布于南通崇川、港闸、通州和启东、海门、如皋等县(市)区,包括海门市刘浩镇,通州区兴东镇、平潮镇、刘桥镇,如皋市白蒲镇、林梓镇等代表性乡镇。 南通是我国著名的蓝染之乡、土布之乡。当地民间色织土布已有600多年历史,史有“木棉花布之产甲诸郡”之称。南通土布采用单锭手摇纺车纺纱,古式脚踏手投梭木机织造,染色、摇筒、牵经、络纬、穿综、插筘等工序都保留较原始的方法,传承了中国古代手工棉纺织技艺的宝贵历史遗存。 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工艺复杂,产品美观,颜色丰富,在我国农村土布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土布颜料都用植物、矿物和生物材料提取,工艺繁杂,成本较高,故民间土布只能用靛、皂等简单的颜色。近代化工发达,清末民初有大量洋颜料进口,色织土布的颜色也逐渐丰富。上世纪50年代以后,色织土布以丰富的色彩、构图鲜明的芦扉花、竹节布、条格布系列流行,织成的皮球布更胜过各地。民间流传的花式品种多达六大类数百余种,代表了南通土布的精华与最高成就。 南通色织土布技艺是生活在江海大地上的历代祖先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厚历史文化遗产;是继历史上松江土布之后我国民间手工染织工艺硕果仅存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700年棉纺织手工技艺宗脉未断、保存完整、流传有序而沿续至今的杰出代表和工艺瑰宝。
|
|
|
上一篇:家具制作技艺 扩展(精细木作技艺)
|
下一篇:装裱修复技艺 扩展(苏州书画装裱修复)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