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 扩展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35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泗州戏 扩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泗州戏亦称“拉魂腔”,与柳琴戏、淮海戏同源,距今已有270余年历史。泗州戏在我省的泗洪,及安徽省的宿州、泗县、五河县等地有着广泛的流布。1952年地方政府始给予定名为泗州戏。 泗州戏唱腔变化大,节奏复杂,不受条框约束,有似唱非唱,似说非说之特点。女腔丰富华彩,男腔热情豪放,贴近当地老百姓的审美取向。泗州戏表演热情、明快、朴实,常用的“压花场”,与当地的“跑旱船”、“花灯”、“跑驴”表演有共同之处。泗州戏伴奏以弹拨乐为主,过去是以两根弦的大琵琶,现在是四根弦的柳琴作为主乐器伴奏。以弹拨乐作为戏曲的伴奏乐器,在全国的戏曲剧种中很是少见,故而形成了自身的声腔特色。 泗州戏的传统剧目分为三大类:一是本剧种的传统大戏,有《大观书》、《四告》等多部;二是由其他剧种吸收移植的大戏,有《双玉蝉》、《十二寡妇征西》等多部;三是利用传统的“幕表制”说戏的方法,由艺人即兴编排出来的连台大戏等。 泗州戏从起源到发展壮大,已成为最具鲜明特色的戏曲种类之一;起源地处于南北文化交汇处,受苏皖地区、长江北部和黄淮文化的影响和民风民俗的熏陶滋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剧种风格,无论是剧本文采、唱腔曲调、还是舞台上的表演特色,都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享受,深受流行地域老百姓的欢迎。
|
|
|
上一篇:京剧 扩展
|
下一篇:锡剧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