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徐州琴书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77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徐州琴书,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徐州琴书亦称“苏北扬琴”, 最初起源于明代小曲,晚清时期出现了双人档、单人档演出故事的形式,观众称之为“丝弦”。扬琴成为主奏乐器后,观众便称之为“唱扬琴”或“打扬琴”。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发展史。流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的徐州及其周边地区。
       徐州琴书演唱形式多样,有单口、对口、三口和群口之分。声腔分为“板腔体”、“联曲体”两大体系。板腔体唱腔结构以[凤阳歌](俗称[四句腔])和[二板](也称[跺子板])两种板式为主体;“联曲体”曲调更为丰富。演出曲目有传统书目《王天保下苏州》《九姐出嫁》《李双喜借年》《小姑贤》《张廷秀赶考》等,现代曲目有《刘二姐算卦》、《一个女人三个娘》《颠倒话》等。徐州琴书尊道教第二代传人邱处机为始祖,称龙门派,传承字号为“道、德、通、玄、靖、镇、常、守、太、清、阴、阳、来、福、本、何、教、永、元、明”计20字辈,在徐州地区有“柴”、“陆”两大门户,传承谱号相同。徐州琴书声腔既有南方曲艺的优美、秀丽,又具北方曲艺的粗犷、激昂。曲词格律严谨,有“三字紧”、“四字跺”、“五字蹦”、“七字十字韵”等。
       徐州琴书风格鲜明,乡土气息浓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对研究方言、历史、文化、社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Google
 
上一篇:徐州梆子
下一篇:苏绣 扩展(无锡精微绣)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69.53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