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童子戏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79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童子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主要流传在江苏通州中西部及周边县市部分地区的传统戏剧,传承至今已逾千年历史,是华夏巫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约一千五百年前的古通州(胡逗洲)四面环水,交通闭塞,成了朝廷流徙犯人的场所。“流人”成员复杂、南北交汇,不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也“流入”了巫觋演唱、祈福消灾这一民间习俗。当地人称之为上童子或童子上圣。
  童子技艺主要可以概括为“表”和“圣”两大部分,“表”即上表请天神,“圣”即“天神下凡附身童子”。民间家庭演唱之“化兰门”最简单,只是一个童子的演唱活动。最复杂者“九表十三圣”规模最大,为时三天三夜,参演童子数十人。童子号称意诣可自由游走于神、鬼、人三界,并以此为手段,为民间百姓消灾除病、纳吉祈福。童子除在家庭演唱外,还适时组织童子会,亦称消灾胜会。这是民间自发进行的旨在消灾祈福的一种集会活动,一般规模较大,文童子坐唱,武童子则展示其武功绝技以娱神、娱人。
  童子上圣因为全部使用南通的方言俚语,且配乐均为打击乐,声腔怪戾突异、高亢悲怆,具有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同时演唱内容多与降妖捉鬼、神仙灵异有关,所以自然地吸引了相当一批受众,而它的宗教与戏剧、舞蹈、杂技互为表里的特殊表现形式,也为日后童子的“戏剧化”奠定了基础。
       南通童子戏的学术研究价值颇高,目前已有一批专著在海内外出版。南通童子戏曾于2004年出访韩国,在国际民族民间文化交流中崭露头角。

Google
 
上一篇:竹马(东坝大马灯)
下一篇:徐州梆子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86.914毫秒 中华旅游网